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京朝阳“两区”五年:150余项改革落地,外资企业激增领跑全市!

   时间:2025-09-11 03:35:50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作为北京“两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域,朝阳区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五年来,该区聚焦国际金融、数字经济等核心领域,累计推动150余项改革政策落地实施,形成87项具有示范意义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5项举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数量位居全市首位。数据显示,朝阳区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占全市总量的28.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73家,占全市七成比例。今年前7个月,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占全市43.7%;进出口总额7239亿元,占全市39.8%,多项经济指标持续领跑全市。

制度创新是朝阳区开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据介绍,该区在“两区”建设框架下,率先实施109个具有首创性的项目和试点,涵盖金融、电信、文化等多个领域。在金融领域,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落户朝阳,宝马(中国)保险经纪、安顾方胜保险经纪成为资管新规后首批获批的中外合资保险经纪机构。电信领域,该区率先开展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获批业务种类和数量居全国前列。文化领域则支持英皇电影成为全国首家CEPA电影制作开放政策受益企业,推动文化贸易创新发展。

为促进要素高效流动,朝阳区在数据跨境流动、外籍人才服务等方面推出多项创新举措。该区设立“北京CBD跨国企业数据流通服务中心”和“北京朝阳国际数据跨境服务枢纽”,构建“一南一北”双平台服务体系,并落地自贸区企业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制度。针对外籍人才,率先推出“两证联办”一窗受理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这些改革措施有效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朝阳区发展的另一大亮点。目前,该区已形成以金融、商务服务、高新技术、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金融业方面,区内金融机构数量突破1800家,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占全市总量约65%。自贸试验区朝阳组团内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专营证券和专营保险机构,数量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77.1亿元,同比增长14.1%,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商务服务业作为朝阳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向数字化、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迈进。该区通过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出口联盟、建设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核心承载区等举措,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机构“引进来”“走出去”,全面提升区域国际化法律服务能力。截至去年底,区域内已集聚商业服务业机构5万多家。202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总量占全市四成左右,稳居各区首位。

在科技创新领域,朝阳区积极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前,该区集聚了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元宇宙(互联网3.0)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今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比重达25.8%,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1至8月对区级收入增收贡献率达到49.4%;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居全市第一。这些数据表明,朝阳区正逐步成为首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重点园区建设是朝阳区“两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自贸区朝阳组团在全市21个重点园区(组团)提升行动评价中排名第一,成为开放发展的标杆。北京CBD作为自贸区朝阳组团的核心区域,加快推进国际金融聚集区建设,持牌金融机构达1200家。2024年以来,该区域持续实施“总部成长计划”,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3家,占据全市近一半。同时,北京CBD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构建与商务中心区功能相匹配的法商融合产业生态。

中关村朝阳园作为科技创新主阵地和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主承载区,近年来积极构建“一产业一园区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的产业生态格局,围绕细分产业领域推进建设20余个特色园区。这些园区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领域,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通过重点园区建设,朝阳区实现了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的双重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