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消费市场“冰火两重天”:年轻人追潮玩,中年人避险忙,情价性价比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11 06:11:04 来源:正经污君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攀升至52%,核心CPI连续三个月扩大——宏观数据勾勒出一幅消费市场稳步复苏的图景。然而,当镜头转向微观层面,年轻人挤在商场负一层的潮玩店抢购LABUBU,五星级酒店却用28元的下午茶吸引客流;外卖骑手操着更标准的普通话穿梭街头,网约车司机中不乏破产工厂老板的身影。这些被戏称为“经济毛细血管”的细节,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前所未有的理性与感性、性价比与情价比的激烈碰撞。

情绪消费的狂潮正在改写商业逻辑。Future Marketing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情绪消费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万亿元。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净利润45.74亿元,超越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同期业绩。其明星IP LABUBU贡献48.1亿元收入,MOLLY、SKULLPANDA等IP均创下超10亿元营收。年轻人愿为149元的毛绒胡萝卜“阿贝贝”买单,却对300元的高档晚餐敬而远之;五星级酒店入住率跌至52%创五年新低,经济型酒店入住率反涨7%;人均消费15元以下的外卖订单暴增62%,而300元起步的高端餐饮营业额下滑15.3%。

与情绪消费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登消费”的全面退潮。这个以中年男性为核心、强调面子与身份认同的消费模式正遭遇寒冬。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6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第二季度全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5.0%和7.5%。昔日“药中茅台”片仔癀市值从2900亿元缩水至1200亿元,营收净利双双下滑。高端茶市场同样低迷,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6.73亿元,同比下滑17.1%,三大主力业务全线收缩。奢侈品销量最高跌幅超20%,二手平台成交额却增长34%,卖家数量暴涨58%。

消费行为的分化背后,是代际更替与经济环境变化的双重作用。年轻人秉持“该省省,该花花”的理念,949元买潮玩眼睛不眨,300元吃大餐却要精打细算。尼尔森IQ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未来财务的乐观态度自去年1月起转为谨慎,这种心态直接反映在消费选择上:居民存款新增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消费信贷增速仅5.6%创七年新低。购房政策持续宽松,但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房产价值缩水、收入增长放缓三大因素叠加,导致年轻人宁愿存钱避险也不愿买房。

日本学者三浦展提出的“第五消费时代”理论,或许能解释这场变革。他认为,未来二十年中国将像日本一样,从竞争与成功导向转向个人生活品质与内心满足,消费从“工具性”转向“即时满足性”。对超九成中国青年而言,情绪价值已成为刚需,近六成愿意为此买单,这一比例较去年增长16.2%。他们从亲密关系和社交互动中汲取情绪能量,用买金豆、抢潮玩的方式对抗焦虑,而非通过购买茅台等“面子商品”展示阶层。

企业正在加速适应这种变化。名创优品将愿景升级为“世界第一的IP设计零售集团”,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上半年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73%,正筹备分拆上市。小米汽车摒弃“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套路,凭借颜值和性能脱颖而出,第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净利润108亿元,汽车业务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预计下半年盈利。华创证券指出,国内消费市场正进入商品增长趋缓、服务持续繁荣的新阶段,质价比、情绪价值、出海成为三大趋势,AI应用则为产品创新和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

折扣零售、会员仓储、DTC私域等新渠道正在取代传统分销模式。九零后和零零后的情绪消费与银发群体的触网需求同时爆发,催生美妆、健康、园艺等千亿级赛道。国货供应链、文化IP与跨境电商形成合力,汽车、茶饮、潮玩、服饰等领域正复制“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式出海路径。在这场消费变革中,Z世代每月为情绪价值支出近千元,超两成年轻人甚至每天都需要情绪消费——能提供情感满足的产品卖爆,只能提供面子的商品滞销,消费市场的分化远未结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