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加速推进,全岛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阶段。随着12月18日封关节点临近,从空中航线到海上邮轮,从船舶登记到保税维修,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标志性成果密集落地,为自贸港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空中交通网络持续拓展,国际客运航线实现新突破。德国神鹰航空运营的“法兰克福⇌曼谷⇌三亚”第五航权航线日前完成首航,成为海南首条直通欧洲的第五航权国际客运通道。该航线的开通,不仅为欧洲旅客提供了直达三亚的便捷通道,更标志着海南在构建全球航空枢纽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海上交通同样亮点纷呈。丽星邮轮“领航星”号近日停靠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成为凤凰邮轮港口岸项目通过验收后迎来的首个国际邮轮。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海南邮轮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更为未来更多国际邮轮的到访奠定了基础。
在航运服务领域,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再创“全国首例”。近日,该局完成“祥泰口”轮光船租赁登记与临时国籍登记手续,使这艘享受“零关税”光租进口政策的船舶正式纳入“中国洋浦港”序列。据测算,此举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超千万元,进一步凸显了自贸港政策红利。
保税维修业务作为自贸港特色产业,近期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的监管下,一批知名进口汽车品牌的发动机变速箱顺利完成保税维修申报、查验及通关放行全流程。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票发动机变速箱保税维修业务正式落地,为高端制造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海口综保区已吸引4家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企业布局保税维修业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更为自贸港探索高端制造与维修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