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近日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招聘信息——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首席经济学家。这一消息不仅在金融圈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凸显了券商行业对高端研究人才的迫切需求。
根据东兴证券发布的招聘公告,应聘者需具备五年以上知名券商研究所或公募基金公司等机构的工作经验,并担任过研究团队的核心负责人。拥有国家宏观政策研究机构或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组织的工作经历者将被优先考虑。在专业能力方面,获得过“新财富”“水晶球”等主流奖项的候选人更具竞争力。从岗位职责来看,首席经济学家不仅需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预判政策走向,还需定期形成分析报告,并通过路演、电话会议等形式为外部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
事实上,券商行业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学家并非首次。早在2020年,西南证券就曾发布类似公告,拟招聘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所副所长等岗位。而今年以来,券商首席经济学家的流动更为频繁。例如,国泰海通原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已转任国信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华福证券原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则重回方正证券;天风证券原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也加入国金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等职务。与此同时,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因身体原因离职,进一步体现了这一岗位的高流动性。
对于券商而言,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学家不仅是填补人才缺口的方式,更是战略需求和品牌建设的体现。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指出,首席经济学家作为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不仅承担着内部研究职责,还通过对外发声提升机构影响力。通过公开招聘,券商可以扩大选才范围,吸引更多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的人才,同时传递公司开放、专业的形象,增强市场信任度。
从行业背景来看,券商研究业务的转型压力也在推动首席经济学家的流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券商基金分仓佣金收入为43.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7.04亿元下滑35.02%。其中,47家券商的分仓佣金收入同比缩水超五成。分仓佣金的下滑倒逼券商从“佣金依赖”向“研究驱动”转型,首席经济学家的流动也反映了这一战略调整需求。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分析称,首席经济学家流动频繁的背后,既有个人职业发展的考量,也有行业环境变化的影响。部分首席经济学家因晋升空间、研究资源或战略方向不匹配选择转会,而券商并购导致的研究业务重组也可能引发团队集体流动。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券商对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首席经济学家的角色也愈发关键。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进一步指出,金融机构设置首席经济学家岗位,既出于专业考虑,也出于品牌建设需要。这一岗位人员曝光率更高,流动机会相应增加,而相关券商也可能在流动过程中逐步提升市场地位。张新原则认为,未来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学家的模式可能会被更多券商采用,尤其是中小型券商或希望快速提升研究实力的机构。这种模式透明度高、竞争性强,能够帮助券商在人才争夺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