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硬折扣本土化新实践:盒马“超盒算NB”如何以社区需求破局?

   时间:2025-09-10 06:27:43 来源:零售商业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硬折扣赛道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多数参与者仍在以压缩毛利、简化体验的方式争夺市场份额,而盒马旗下的平价社区超市“超盒算NB”(原盒马NB)却凭借一场低调的品牌升级,正式迈入规模化扩张阶段。近日,该品牌在江浙沪10城同步开出17家新店,门店总数(含更名中的原盒马NB门店)逼近300家,并首次进入宁波等城市,加速跨区域渗透。其突破传统硬折扣品牌发展瓶颈的核心,并非依赖资本烧钱,而是依托一套“中国式硬折扣”方法论。

以超级爆品“青花椒酸菜鱼”为例,19.9元/袋的定价精准覆盖家庭“一日三餐”的高频需求,而“5分钟速烹大菜”的便捷性则创造了消费惊喜。这一成功背后,是盒马在后端通过“产地直采短链化+规模化集采降本”夯实价格优势,前端依托“社区消费画像选址+快速履约动态调控”提升运营效率的综合结果。硬折扣赛道的竞争逻辑正从单一价格战转向供应链壁垒构建、消费者服务效率升级和单店盈利模式复制三大维度,而“超盒算NB”的升级动作,正是这一趋势的先行实践。

作为“盒马NB”的延续性升级品牌,“超盒算NB”锚定“平价社区超市”定位,以“超合算”谐音传递性价比心智,同时通过“邻里商业”(NeighborBusiness)概念强化社区属性。其选址策略凸显差异化:600平和800平的店型多位于临街商铺,即便进入商业体(如上海青浦万达茂店),也优先选择负一层靠近停车场的位置,以方便居民推车购物。门店装修采用周转筐、纸箱直接上架,动态电子价签支持实时调价,整体风格简洁实用。

营业时间从7:30至21:30,比传统超市早半小时开门,满足晨间买菜需求;SKU控制在1500款左右,覆盖生鲜、3R(即烹、即热、即食)、标品、冻品四大类,剔除冗余商品,聚焦“务实家庭”核心场景。烘焙区是“刚需+惊喜”的典型代表:420克装的NB白吐司采用日式烫种工艺,售价6.6元;鲜牛奶吐司含35%鲜牛奶和3.8%以上黄油,售价9.9元/袋,日销达5万袋。采购负责人透露,通过与乳制品工厂直供合作,每日消耗2-3吨冷鲜奶,规模化采购大幅降低成本。

冷藏区的鲜奶产品按蛋白含量分层:3.2蛋白的950毫升NB鲜牛奶售价7.5元,适合日常饮用;4.0蛋白的A2款全程冷链36小时直达,效期比同行新鲜1-2天;200毫升小瓶装鲜奶售价3.6元,瞄准通勤人群。这种“刚需价+品质感”的组合贯穿全店:77.9元5升装的NB浓香花生油采用古法小榨与现代压榨工艺,价格仅为市场同类产品的5折;5.05公斤装洗衣液售价17.8元,添加微胶囊香精技术,留香持久。超过60%的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既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品牌溢价,又成为社区客群的“信任首选”。

与全球主流折扣模式相比,“超盒算NB”的本土化路径更具适应性。以ALDI、LIDL为代表的硬折扣店强调“极致精简”,SKU控制在1000-2000款,自有品牌占比超70%,但品类过窄难以满足多元需求;软折扣店依赖临期品和尾货,商品确定性弱;品类专项折扣店仅满足单一需求,与中国社区“一次买全”的习惯相悖。而“超盒算NB”保留1500款左右SKU,覆盖四大核心场景,并根据区域消费习惯调整商品结构,形成三大不可复制的优势。

其一,独立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超盒算NB”拥有独立采购团队,与盒马鲜生事业部共享上游资源,既保证商品差异化(如吐司厚度差异),又通过规模化降本。其二,以“定制化”为核心的“爆品+快迭代”能力。自有品牌占比近60%,但并非为自有而自有,而是基于需求定制。例如,5.05kg洗衣液针对社区家庭“一次买够”需求,添加天然椰油成分;零食区分基础款、升级款和潮流款,烘焙区季度替换15-20%商品,保持新鲜感。其三,数字化能力全链路提效。通过智能化选址系统分析人口密度、消费习惯等数据,精准锁定社区点位;数据驱动的订货系统优化选品与服务;自助收银系统减少人力需求,进一步强化价格竞争力。

从盒马十年发展脉络看,“超盒算NB”的升级是战略聚焦的必然结果。2015年,盒马鲜生以海鲜水产、短保生鲜等创新模式定义新一代超市;此后尝试X会员店、奥莱等多业态,直至2024年年末提出“盒马鲜生+超盒算NB”双轮驱动战略,聚焦核心业务。这一调整带来显著成效:过去一个财年实现“每月盈利”,得益于两大业态的协同互补——盒马鲜生瞄准城市新中产,超盒算NB侧重社区务实家庭,共享供应链与数字化基建。阿里生态的支持更是核心壁垒,例如88VIP会员可享受盒马X会员的免运费、会员日折扣等福利,这些资源是传统硬折扣品牌难以复制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