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上周创业板单日跌幅达4%后迅速反弹6.55%,引发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的激烈讨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多空力量激烈博弈的关键阶段,美联储政策转向、国内政策红利释放及资金流向变化将成为影响下周行情的核心变量。
国际市场方面,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意外低迷,新增就业岗位仅2.2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个,失业率攀升至4.3%创四年新高。这一数据直接推升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目前概率已飙升至99%。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对A股科技、新能源等成长板块构成利好,但需警惕"利好兑现"后的短期回调压力。
国内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证监会近期推出两项重要举措:一是降低基金申购费率并提高短期赎回费,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二是上线"FISP平台"打通机构直投通道,预计将吸引超5000亿元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此同时,"十五五"规划预期逐步升温,政策底牌持续亮明,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从技术面看,上证指数3850点成为多空争夺的关键点位,上方压力区间在3870-3900点,下方支撑位则位于3838-3851点。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量能成为突破关键,日均成交额需维持在3万亿元以上才能有效突破压力区。创业板虽在周五出现暴力反弹,但60分钟级别顶背离迹象显现,短期存在技术性修复需求。
资金流向呈现明显分化特征。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出70亿元,显示外资态度趋于谨慎;而内资杠杆资金表现活跃,两融余额突破2.2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资金调仓迹象显著,从高估值科技股向低位蓝筹切换,周五金融、消费电子板块的异动便是明确信号。分析人士提醒,需密切关注量能变化及北向资金动态,这两大指标将成为判断市场方向的重要风向标。
投资机会方面,三条主线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科技成长板块,苹果秋季发布会(9月9日)将点燃"果链"行情,AI硬件、半导体设备等领域业绩确定性较强,但需规避纯概念炒作标的;二是顺周期资源板块,美联储降息周期下黄金、铜等大宗商品配置价值提升,稀土永磁板块因供给收紧及新能源需求爆发,业绩弹性较大;三是低位蓝筹板块,金融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券商股受益两融新高及政策松绑,消费龙头则迎来中秋国庆双节催化。
需警惕的两大风险领域包括:高估值拥挤板块,TMT板块成交占比突破40%,半导体板块市盈率超57倍,量能不足易引发多杀多;无业绩支撑的题材股,部分AI概念股中报业绩暴跌,在注册制背景下退市风险加剧。操作策略上,建议总仓位控制在五成左右,周初若回调至3838点附近可分批低吸,反弹至3900点区域则分批减仓,同时严格执行止损纪律,个股浮亏超8%减半仓,超15%坚决清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