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刘强东海外“扫货”忙,联合高瓴等布局物流,国际化战略渐显

   时间:2025-09-07 23:21:41 来源:投中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动作不断,通过旗下京东产发平台,联合瑞士合众集团及高瓴资本支持的Eza Hill,以3.06亿新元(约合1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凯德腾飞房产信托手中收购新加坡四处物流资产。这一举措标志着京东在东南亚供应链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凸显了高瓴资本与京东在物流领域的深度合作。

此次收购的资产包括位于新加坡乌美路、樟宜南街、裕廊东大厦及班丹大道的四处物流设施。其中,班丹大道的Senkee物流枢纽规模最大,总建筑面积达87,842平方米,售价1.4亿新元,占交易总额近半。其余三处仓库分别依托产业集聚优势:乌美路仓库毗邻电子制造企业集群,与京东家电零售业务高度契合;樟宜南街仓库紧邻樟宜机场,具备航空货运的时效性优势;裕廊东大厦仓库则服务于大士裕廊工业区的制造业需求。四项资产总建筑面积约186,346平方米,平均剩余土地年限约27年,平均剩余租期约1.6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交易并非刘强东的“单兵作战”。合作方Eza Hill由高瓴资本通过Rava Partners设立,是其不动产投资平台。此前,Rava Partners已向某主权财富基金出售日本多户住宅资产池,总价值约490亿日元(约23.6亿元人民币),并继续担任资产管理方。2024年11月,Eza Hill还从ESR管理的基金手中收购了印度尼西亚大雅加达地区三项物流资产,总价值1.48亿美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东南亚的物流资产版图。

高瓴资本与京东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在京东产发的两轮融资中,高瓴均参与其中,A轮、B轮融资总额达15亿美元。高瓴还是京东集团C轮融资的投资方,当年融资规模为9.61亿美元。此次收购新加坡物流资产,三方计划将资产纳入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资产池,并筹备目标规模超10亿美元(约合72亿元人民币)的REIT基金,预计最早于2025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此举将帮助京东盘活存量资产,形成“融资-投资-再融资”的资本循环。

从战略层面看,刘强东的海外收购与京东国际化布局紧密相关。2024年,京东已宣布斥资180亿元收购欧洲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并计划以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食品。若这两笔交易落地,京东将在欧洲和香港建立战略支点,而物流网络则是支撑其国际化业务的核心。目前,京东海外员工超2000人,物流网络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刘强东曾公开表示,国际化是京东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在供应链建设上,刘强东的布局已延伸至全球。2024年底,京东产发联合鼎晖投资及保险机构完成50亿元物流基础设施基金募集,投资大湾区、长三角等地的7处智慧物流园区,建筑面积超90万平方米。国际方面,京东今年在马来西亚和越南新增3座自营海外仓,并斥资2.5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Wacol物流中心,拓展大洋洲业务。在中东地区,京东运营9个海外仓,覆盖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计划到2025年底将全球自营海外仓面积翻倍。

刘强东认为,零售业的集中度将持续提升,而后端物流的规模化能显著降低成本。以拟收购的香港佳宝食品为例,京东计划将其供应链能力从深圳延伸至香港,同时整合佳宝的生鲜品类,优化大湾区的物流配送服务。目前,京东旗下6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与物流相关,包括京东物流、达达快送、德邦物流及已退市的中国物流资产。尽管部分企业退市,但京东对供应链的投入从未停止。

随着新加坡物流资产的收购及全球供应链网络的扩张,刘强东的国际化战略正逐步落地。从东南亚到欧洲,从大洋洲到中东,京东的物流版图已成为其商业帝国的核心支撑。而与高瓴资本等机构的合作,则为其海外扩张提供了资本与资源的双重保障。未来,刘强东的资本运作是否会继续瞄准海外优质资产,市场正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