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茶饮行业陷入外卖补贴大战与价格竞争的泥潭时,一家来自云南的年轻品牌却以“价值战”为突破口,在国内外市场同时掀起增长浪潮。这家名为霸王茶姬的企业,凭借差异化战略与长期价值建设,在成立仅八年后便登陆纳斯达克,成为新消费领域的一匹黑马。
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霸王茶姬全球门店突破7038家,GMV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海外市场同比激增77.4%。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顶级商圈,其门店门前常现排队盛况,本地消费者占比超过四成;北美首店落地洛杉矶西田世纪城当日,销量突破5000杯,创下区域茶饮销售纪录。支撑这一成绩的,是2亿会员构筑的稳固用户池,以及高达73.9%的复购率——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拒绝参与短期补贴战。”创始人张俊杰在业绩会上直言。当同行通过外卖平台补贴换取订单激增时,霸王茶姬选择将资源投入产品力与用户体验。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高价值定位留住用户,而非依赖低价吸引流量。这种战略选择在行业普遍追求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却意外验证了长期价值的可行性。
差异化战略的起点,是2017年诞生于云南的“伯牙绝弦”。这款以原叶茶与鲜牛奶为核心的产品,摒弃了当时流行的茶粉与奶精,通过特级茉莉雪芽与多次窨制工艺,打造出独特的风味体验。更关键的是,品牌率先公开产品成分表,对热量、茶多酚等指标进行分级标注,将健康透明化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一创新不仅切中消费者对健康茶饮的需求,更奠定了品牌的技术壁垒。
产品线扩展同样遵循价值导向。从“果茶—鲜奶茶—现萃茶”的矩阵构建,到“一骑红尘”荔枝茶的研发,霸王茶姬始终围绕“茶本质”展开创新。为复原盛唐荔香茶韵,研发团队深入粤闽荔枝产区,采用无菌冷灌技术锁鲜,结合低温微波工艺实现茶果融合,历经上百次拼配测试才最终定型。这种对原料与工艺的极致追求,甚至延伸至供应链上游——与中茶等头部企业合作,全程参与采茶、制茶环节,确保每一杯茶的品质可控。
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的秘诀,藏于大单品策略与数字化运营中。通过简化产品配方至茶汤、鲜奶、糖浆三要素,品牌得以集中资源优化供应链,在门店广泛部署自动化制茶设备。招股书披露的5.3天库存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品质稳定,则进一步强化了用户信任。私域运营体系则将这种信任转化为长期价值——通过会员生命周期管理,品牌实现了从一次性交易到长期陪伴的转变。
海外市场的突破,是价值战略的全球化延伸。在东南亚,针对当地口味偏好开发的“谷香焙茶”系列成为爆款;与大英图书馆的联名活动,则将中国茶文化与欧洲古典美学结合,引发海外消费者共鸣。为融入本地市场,品牌从星巴克等国际企业引进高管,构建全球化运营团队,同时通过“茶茶圈”数字化平台实现经验共享——这个覆盖7万名员工的线上社区,已沉淀超9万条运营心得,日活用户达2万,成为全球扩张的“智慧中枢”。
“高质量增长比规模更重要。”张俊杰的这句话,在行业规模崇拜盛行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清醒。当多数品牌仍在价格战中内耗时,霸王茶姬通过产品力、运营效率与文化共鸣的三重驱动,证明了价值回归的可行性。其海外成功更突破了“低价出海”的固有路径,以产品力、文化力与组织力构建起真正的全球竞争力。这场由云南茶山发起的变革,正在重新定义新消费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