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分享了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与未来规划。他坦言,过去一两年间,自己反复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在变革与坚守之间,企业应当如何抉择。
李斌指出,蔚来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190.1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幅达57.9%;净亏损虽仍达49.95亿元,但同比与环比均呈现收窄趋势。他强调,第二季度是公司本年度的低谷期,从第三季度起,销量、营收、毛利及现金流等关键指标将实现环比改善。“我们有望在年内达成20%的毛利率目标,并在第四季度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进而迈向盈利。”
尽管蔚来此前设定的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目标曾引发外界质疑,但李斌认为,当前企业已步入必须盈利的关键阶段。盈利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销量转化,更是企业健康运营的重要标志。为实现这一目标,蔚来今年在运营效率与组织能力建设上投入大量精力,通过推行CBU机制(基本经营单元),明确各经营单元的成本、投资回报及经营目标,以提升整体效能。
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蔚来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6%至30.07亿元,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环比下降9.9%。李斌透露,明年研发费用将进一步控制在每季度20亿至25亿元之间,同时确保技术竞争力与新车型开发需求不受影响。
在产能规划方面,蔚来制定了四季度交付15万辆的目标,并要求整车毛利率达到16%至17%。为此,公司需在第四季度实现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月均总产能5.6万辆。李斌承认,此次面临的挑战比2019年更为严峻,但组织能力的提升使企业更具韧性。
李斌坦言,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平衡坚持与改变。他以蔚来为例,指出公司在技术路线、产品规划及用户价值创造上始终坚守原则: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纯电技术路线,持续建设充电桩与换电站;通过蔚来、乐道、萤火虫三个品牌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共享技术与基础设施;同时灵活调整产品定义,广泛吸纳用户反馈与行业经验。
“汽车行业的竞争本质是产品竞争。”李斌强调,蔚来在技术路线、产品规划与定义三个层面构建了竞争力。例如,全新ES8与乐道L90的热销,验证了多品牌协同与用户需求导向的有效性。他特别提到,蔚来在第三代ES8上增加了后排娱乐屏、单电机版本及“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以提升显性价值。
回顾2019年的危机,李斌认为,当时企业更多依赖外部支持与运气脱困,而此次面对更深更长的低谷期,蔚来通过组织变革与能力提升实现了“长本事”。他指出,创业者需持续修炼“知道该坚持什么、该改变什么”的能力,避免因外部压力或内部惯性而做出错误决策。
在产能与供应链管理上,蔚来正适应智能电动汽车的市场特性。李斌以ES8与L90上市为例,说明企业需根据预订情况快速调整采购与备货策略,同时平衡资金占用与交付效率。他透露,近期已与多家供应链企业深入沟通,以确保产能爬坡的顺利推进。
李斌总结道,蔚来当前的心态是“久久为功,踏踏实实干活”。他相信,通过持续优化组织能力、提升运营效率,企业不仅能实现盈利目标,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