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华智能获数千万融资,全栈自研关节模组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腾飞

   时间:2025-09-06 15:08:04 来源:36氪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硬氪从相关渠道获悉,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的国华智能,近期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投资由小米产业投资与A股上市公司金杨股份共同参与,资金将集中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公司创始人王广透露,当前正加速推进生产与研发体系的全面升级,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行业爆发期。

成立于2014年的国华智能,早期在北京专注于谐波减速器的技术攻关。经过七年技术沉淀,2021年将总部迁至青岛并建成首条自动化产线,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青岛里程碑创投、前海母基金、山东省财金等机构的连续投资,形成了覆盖早期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资本支持体系。

在技术路径上,国华智能采取"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深耕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传动部件,开发出四大系列百余种标准型号产品,精度达到国际领先的C3等级;另一方面将这些部件与电机、驱动器、传感器深度集成,形成全栈自研的一体化关节模组。据王广介绍,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从材料热处理到整机测试全链条能力的企业,能够独立完成关节模组的设计、建模、加工与测试。

以行星滚柱丝杠为例,该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上下肢直线关节场景,通过预载技术使正反转传递效率、空程、推力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谐波减速器领域,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航天器等多个领域,并主导制定了4项国家标准和8项团体标准。王广特别强调,所有技术突破都源于客户需求驱动,"每一代产品都是根据客户提出的性能指标反向推导技术方案"。

作为小米人形机器人项目的核心供应商,国华智能为其上半身关节模组提供了从方案设计到总装生产的全流程支持。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不仅验证了产品的可靠性,更推动公司从定制化研发向标准化量产转型。王广坦言,初创企业的灵活性是最大优势,"当客户提出改型需求时,我们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完成迭代"。

在市场拓展方面,国华智能形成了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格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为头部厂商提供核心关节部件;商业航天领域为低轨卫星开发SADA系统;工业制造领域则凭借高精度传动部件进入多家自动化设备厂商供应链。这种跨领域应用倒逼公司制造能力持续升级,青岛基地配备的三坐标测量仪、5吨级振动台等设备,使国产机床加工精度达到国际水准。

关节模组作为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价值单元,占整机成本的60%以上,直接决定运动性能与使用寿命。当前国内技术突破主要集中在谐波减速器和高集成关节模组,但同时掌握减速器、电机、驱动器自研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国华智能凭借全链条技术优势,已实现高性能关节模组的规模化量产。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王广认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领域的竞争逻辑将趋近于汽车产业,质量稳定性、交付可控性和成本控制将成为制胜关键。随着本轮融资到位,公司正从研发驱动转向产业化驱动,青岛基地已具备年产5万台套精密传动部件的能力,员工规模扩大至90余人。对于未来,王广保持务实态度:"只有把关节做好,才能让人形机器人的'身体'跟上'大脑'的迭代速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