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天马镇的猕猴桃种植园里,果农刘小红正熟练地将一袋袋猕猴桃装车。“中小果每斤7元,大果每斤10元,这两袋一共170元。”她边称重边向顾客介绍。作为成都猕猴桃核心产区,都江堰的猕猴桃因品质优良备受市场青睐,今年更因气候适宜和种植技术提升,整体质量显著提高。
“今年猕猴桃平均价格上涨了约10%,部分品种涨幅甚至超过50%。”都江堰猕猴桃协会会长晏志强透露。种植户肖佑贵的家庭农场位于彭州市磁峰镇,100余亩猕猴桃即将进入采收高峰期,持续至9月底。“我们种植了红心、黄心、绿心等多个品种,山区成熟时间比平原晚一周左右。”他表示,今年通货的田间采购价已涨至每斤6元,去年同期仅为4元多。
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成都猕猴桃产业已形成“都江堰核心产区+蒲江、邛崃等多点联动”的格局,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量超3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150亿元。其中,都江堰市以10.3万亩种植面积、11.4万吨年产量贡献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产值,“都江堰猕猴桃”品牌价值达43.24亿元,稳居全国前三。
刘小红的农场以品质取胜,亩产约3000斤,但果子品质属中上等,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今年零售价普遍在每斤8到10元,比往年稳中有涨。”她边说边将刚采摘的猕猴桃装箱。线上线下的订单量激增,让她不得不频繁往返于果园和仓库之间。
9月5日,2025成都·国际猕猴桃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大会在都江堰市召开。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专家,以及国内外猕猴桃主产区代表、龙头企业等12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钟彩虹指出,中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已连续20多年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70%,主要品种包括徐香、红阳、翠香等。
“四川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居全国第二,成都都江堰的猕猴桃品质尤为突出。”钟彩虹说。成都通过自主选育“龙山红”“西蜀猕砧1号”等新品种,攻克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难题,并借助无人机植保、物联网监测等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目前,成都地区的红肉、黄肉猕猴桃占据中国对应市场的60%,主要销往中高端市场。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依托“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国际合作,优化政策体系,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跨境供应链建设,力争到2027年实现猕猴桃产业总产值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