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再掀波澜,9月5日深夜,这座创新之城发布重磅政策,为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此次调整涵盖限购松绑、利率优化、公积金提取等多项举措,其力度甚至超越北京、上海,成为一线城市中政策宽松的标杆。
政策核心可概括为四大突破:罗湖、龙华等六区全面取消深户及社保限制,非户籍人口亦可购入两套房产;盐田、大鹏两区彻底放开限购;二套房贷利率与首套持平,降低改善型需求成本;公积金提取范围扩大,首套房可全额支取账户余额,二套房提取比例提升至60%。这一系列措施,既为本地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便利,也向全国资金敞开大门。
市场反应迅速而积极。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深圳一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7%,增速领先北京11个百分点,而上海、杭州新房市场仍处负增长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新房去化周期降至8.4个月的历史低位,供需关系趋紧态势明显。这种自发性回暖,与政策刺激形成共振,推动楼市进入良性循环。
在区域分化中,龙华区脱颖而出。上半年,该区以4977套一手住宅成交量登顶全市,均价从1月的55155元/㎡攀升至4月的58920元/㎡,实现量价齐升。这一表现背后,是观澜高新园的崛起——每平方公里3.3家上市企业的密度,超越南山高新园,成为深圳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观澜高新园的爆发并非偶然。其周边温和的营商成本,孕育出国产光刻机希望“新凯来”等科技新星;鹭湖中心城的规划升级,更将其推向市级战略高度。这里以观澜高新园为核心,西联湖西产业园发展研发总部,东翼依托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城打造千亿级“BT+IT”产业集群。汇川技术的人形机器人、翰宇药业的创新药、捷顺科技的智慧园区,一批科技巨头与独角兽在此集结,形成“北部硅谷”的创新生态。
交通网络的完善,进一步强化了鹭湖中心城的战略地位。在建的地铁22号线与规划中的18号线在此交汇,深广中轴城际线更将广州知识城与河套深港合作区串联,形成跨城创新走廊。这种区位优势,使其从传统CBD向中央创新区(CID)进化,成为深圳首个系统性布局的CID标杆。
高端居住需求随之激增。2025年上半年,全国20个重点城市千万级豪宅成交量同比增长21%,远超普通住宅5%的增幅。其中,180㎡以上大户型占比达46%,成为财富人群资产配置的首选。然而,深圳此类产品供应稀缺,近五年200㎡以上户型仅占市场1.15%,开发门槛之高可见一斑。
在此背景下,鹏瑞集团的“鹭璟府”项目引发市场关注。作为打造深圳湾1号与广州鹏瑞1号的“大平层专家”,鹏瑞此次将回归深圳的首个住宅作品落子鹭湖中心城,推出建面约163-213㎡的阔境产品。其设计团队延续深圳湾1号的豪宅基因,一梯一户布局、超13米南向瞰景面、中西双厨等配置,将空间尺度与居住体验推向极致。
以建面约213㎡户型为例,南北通透设计搭配18米南向巨幕,形成270°环幕视野;客厅、餐厅、家庭厅构成的“三厅”体系,实现社交与起居的场景分离;近40㎡主卧套房配备独立衣帽间,重新定义“世家生活”的内涵。而建面约88㎡的三房两卫户型,通过近6米阔景阳台与高得房率设计,在有限总价内实现功能最大化,成为市场热销产品。
园林环境同样体现匠心。项目投入常规小区两倍成本,由AUBE欧博设计团队打造森居逸境。景墙采用葡萄牙金米黄真石,入口处双重叠水与“鱼”系列雕塑奠定奢华基调;超50种名贵花木全冠移植,确保入住即享浓荫森茂。架空层升维为艺术、颐养、儿童游乐等六大主题空间,形成“家庭第二客厅”,延伸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现楼交付,不仅彰显鹏瑞对品质的自信,更让业主无需等待即可享受生活。从深圳湾1号到鹭璟府,鹏瑞再次证明其精准把握城市发展方向的能力。在当前政策窗口期,选择龙华这样的领涨板块、入手抗跌的大户型豪宅、跟随具有前瞻视野的开发商,成为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清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