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美股市场上,大盘指数屡破新高,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分别实现了11.11%和9.84%的累计涨幅,达到21,455.55点和6,460.26点的新高度。这一波涨势背后,以谷歌、微软、meta和英伟达等为代表的“七姐妹”科技巨头功不可没,尤其是英伟达,多次刷新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纪录。然而,即便是在股价飙升的背景下,这些巨头们依旧没有放慢回购的步伐。
英伟达,这家拥有顶尖财务分析团队的科技巨头,其在财务决策上的精准和科学是业界公认的。自2022年末AI浪潮兴起以来,英伟达的股价也随之飙升,从2023年初至今,累计涨幅惊人地达到了近11倍。与此同时,英伟达的盈利能力也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7月27日的12个月内,其非会计净利润预计将达到877.53亿美元,较AI兴起前的110.58亿美元增长了近7倍。
尽管股价走势远超利润增速,英伟达还是选择了加大回购力度,并增加派息。在2026财年上半年,英伟达派息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1.86%。截至2025年7月末,该公司已通过回购和派息向股东返还了243亿美元,并且还有高达747亿美元的回购授权额度尚未使用。
英伟达此举,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其未来前景的坚定信心,认为以现价买入自家股票是划算的投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安抚股东,尤其是在公司加大AI解决方案和主权AI方面投资力度,同时面临可能错过中国这一重要AI市场的风险时。通过增加对股东的回馈,英伟达或许能够缓和股东对于资本投入回报的担忧。
不仅仅是英伟达,其他“七姐妹”成员也在增加资本开支以巩固AI发展优势的同时,加大了回购和派息力度。苹果一直是回购大户,今年的回购金额高达460亿美元。尽管库克表示苹果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创新和创造就业岗位,但这并未影响其回购步伐。meta和谷歌同样在回购上毫不吝啬,尽管它们的股价也屡创新高,且不断加大对数据中心的资本投入。
meta在今年上半年回购了36百万股A类普通股,耗资231.6亿美元,并增加了5%的现金派息。同时,meta的资本开支也在大幅增加,2024年达到392亿美元,2025年的预算更是上调至660-720亿美元。谷歌同样在回购和派息上大方出手,上半年回购了1.64亿股,耗资285.64亿美元,并增加了700亿美元的回购额度。然而,谷歌的资本开支也在不断增加,2025年的指引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
微软的情况也类似。在2025财年,微软回购了3,100万股,耗资130亿美元,目前仍有573亿美元的回购额度。同时,微软的资本开支预算也是“七姐妹”中最高的之一,2024财年和2025财年的资本开支分别增长了74.61%和58.35%,达到557亿美元和882亿美元。
这些科技巨头们大幅增加股票回购和现金派息的背后,并非单纯的股东回报那么简单。它们的目的在于为更大规模的资本开支铺平道路,以在激烈的AI竞赛中巩固和扩大领先优势。通过回购和派息,这些企业既能够取悦和安抚股东,平衡他们对利润被稀释和投资周期过长的担忧;又能够优化资本结构,支撑战略性投资,展现出其卓越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本质上,这些慷慨的回购举措是这些科技巨头理性经济人思维的延伸。它们通过短期利益分配来换取股东对长期战略的支持,最终目的是为了更高效、更无阻力地将资本配置于能产生最大未来价值的领域——即赢得AI发展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