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云赛道角逐:阿里云以“安卓”之姿领航,谁将接棒“苹果”之位?

   时间:2025-09-30 15:17:3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抛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战略目标:将自己打造成AI与云领域的“安卓平台”。这一自我定位,不仅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更让人联想到此前因自户晨风事件而备受关注的“安卓”一词。如今,吴泳铭主动为阿里贴上这一标签,无疑是一次深思熟虑的理性选择。

“安卓”与“苹果”的比喻,在科技领域早已深入人心。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技术路线与商业策略,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阿里选择“安卓”作为自己的定位,显然是看中了其开放性与生态构建的能力。在AI与云的时代,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无疑是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

从2025年初的A股市场“deepseek时刻”吹响牛市号角,到年中“寒王”股价飙升,再到“易中天”等科技股让老股民们惊叹不已,科技行业无疑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这背后,AI与云的结合,更是成为了增长的核心逻辑。

AI与云的产业链,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它不仅推动了国内半导体、芯片产业的飞速发展,更为整个AI+云全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互联网时代不同,AI+云的竞争将是巨头之间的斗兽场,也是未来雄踞行业前沿的利器。

吴泳铭和他的阿里,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早早地喊出了要做“安卓”的口号,意图在AI+云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他们看来,这个市场未来可能并非多极化,而是两极化,甚至可能是以某个突出点为核心的单极化产业。英伟达作为当前的“王”,其地位无疑给阿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动力。

然而,英伟达真的能永远称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AI与云的领域,一个巨型的商业联合体或许才是真正的王者。英伟达如果始终扮演“卖铲人”的角色,其重要性将逐渐降低。最近,英伟达与OpenAI、甲骨文成立的ONO联盟,就是其寻求未来布局、转移风险、提升利润的明证。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选择成为AI行业的“安卓”,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要想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一个强大的生态是必不可少的。而阿里,正是通过坚定的开源路线,以及快速迭代更新且能力突出的千问大模型群,吸引了大量需要变革的企业。

底层服务是阿里构建生态的另一个重点。正如谷歌和安卓之所以能够取得后来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平台的开源,更是因为谷歌本身的基础互联网服务足够好用。Google Mobile Services(GMS)更是成为了用户选择安卓平台的重要因素。对于阿里来说,阿里云或许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从AI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云+AI的“安卓”很可能就是阿里。毕竟,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对底层算力、云的布局、大模型家族这三层同时进行布局的公司并不多,阿里和Google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当我们认可阿里云为云+AI的“安卓”时,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苹果”又是谁呢?在AI+云的市场中,阿里云和火山引擎无疑是占据大量份额的两大玩家。他们的广告遍布机场的每一个角落,试图吸引商务人士的注意力。

IDC数据显示,中国公有云上大模型调用量惊人。其中,火山引擎以近半数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一,阿里云和百度智能云则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这一数据无疑为阿里和火山引擎在AI+云市场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如果用“安卓”来解读阿里云,其开源策略无疑降低了获客门槛,为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火山引擎则选择了另一种策略:应用层的开源。他们让初创的小团队能够轻松跑起来,降低AI使用的门槛。这种“低代码”的特色,让火山引擎在小型创业团队中颇受欢迎。

火山引擎的策略更像是苹果的软硬一体模式。他们提供现成的使用框架,并保证其易用性,降低上手门槛。即便开发者按照火山给出的既定路线循规蹈矩,也能获得不错的成长。然而,火山引擎也采取了一些不太“苹果”的市场策略,比如低价走量的方式来卖token。

阿里和火山引擎是否会成为AI+云的“安卓”与“苹果”?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华为、百度以及一众国外厂商都在虎视眈眈,而AI的应用也远未达到普通人的强烈需求。但当大家已经开始讨论谁是行业最前沿、市场最领先的时候,或许距离下一次行业的变革已经不远了。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