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亨氏宣布重大重组计划,将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这一决定标志着对十年前由“股神”巴菲特主导的一项合并交易的实质性反转。此次拆分旨在解决公司长期以来的经营困境,并优化业务结构。
根据卡夫亨氏发布的公告,拆分后的两家公司尚未确定具体名称。其中一家公司将专注于环球风味提升业务,涵盖调味料和即食餐食领域,包括亨氏调味料和卡夫芝士通心粉等知名品牌。这部分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近154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调味酱、涂抹酱与调味料销售占比高达75%。
另一家公司则定位为北美主食的规模化组合,将包括热狗品牌Oscar Mayer、卡夫芝士片以及即食餐点Lunchables等产品,2024年净销售额约为104亿美元。卡夫亨氏预计整个拆分交易将在2026年下半年完成。
卡夫亨氏的首席执行官卡洛斯·阿布拉姆斯·里维拉将领导北美业务公司,而全球业务公司的领导人选则正在积极物色中。里维拉表示,卡夫亨氏业务的复杂性一直是制约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集团旗下近200个品牌覆盖55个品类和上百个国家,使得对每个品牌的充分投入变得异常困难。拆分后,北美主食业务的管理层将能够更专注于特定地理区域,并努力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如便利店等。
然而,拆分本身并不能解决包装食品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全球大型食品公司都在遭受消费者削减支出、转向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冲击,同时GLP-1减肥药的普及也导致了零食需求的下滑。卡夫亨氏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行业困境中寻求突破的一次尝试。
回顾巴菲特与卡夫亨氏的渊源,始于2013年。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与巴西私募3G Capital携手私有化亨氏公司,交易总额高达280亿美元。两年后,巴菲特与3G再次携手,推动亨氏与卡夫合并,合并后的卡夫亨氏一度成为全球第五大食品饮料公司。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卡夫亨氏的多个品牌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卡夫亨氏的股价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合并后的初期高光时刻转瞬即逝,公司股价自2017年市值短暂突破千亿美元后,至今跌幅已超过70%。受此影响,伯克希尔今年8月对卡夫亨氏的持股进行了38亿美元的减值处理,将账面价值下调至84亿美元。此前在2019年,伯克希尔已经对这笔投资进行过30亿美元的减值。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巴菲特在这笔投资上并未亏损。伯克希尔最初为亨氏支付的43亿美元,加上并购卡夫期间的追加现金,总投资额达到98亿美元。多年来,卡夫亨氏向伯克希尔支付了63亿美元的股息。更重要的是,在最初的亨氏交易中,伯克希尔购买的80亿美元亨氏优先股,共支付了超过20亿美元的股息,并在三年后全部赎回。
尽管巴菲特的合作伙伴3G资本在2023年悄然出售了所有卡夫亨氏的持仓,但巴菲特本人对这笔投资的反思却颇具启示意义。他承认自己在并购过程中犯下了许多错误,包括为卡夫亨氏给出了过高的报价。这一坦诚的态度,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