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龙头股蓄势待发,谁将领跑新能源赛道?

   时间:2025-09-03 00:15:41 来源:美食小德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固态电池领域呈现频繁波动,特别是在8月29日,该板块实现了2.45%的大幅上涨,其中多只概念股更是达到了20%的涨停板。这一系列动态预示着固态电池产业链正逐步从理论探讨迈向实质性的产业化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9月10日至11日,固态电池团体标准审查会及标准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硫化物等相关内容。随后,在9月中下旬,业界将迎来中期检查,而10月有望获得新一轮补贴,12月则可能进行中试招标。从顶层设计层面来看,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政策增量支持。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技术革新、产业合作与市场需求三方面积极因素的共同结果。在技术层面,固态电池在材料体系和制造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循环寿命突破万次,并通过技术迭代降低了制造成本,为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

在产业合作方面,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融合速度加快,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上游材料供应商,如当升科技和天赐材料,已经开始量产固态电解质;中游电池制造商,如宁德时代和清陶能源,正在推进叠片式生产线;下游车企,如蔚来和比亚迪,已经签订了装车协议。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下,产业链的整体协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市场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的高要求,以及储能领域对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电池的需求,共同推动了固态电池在高端市场的快速渗透。预计到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商业化进程正在全面加速。

东吴证券指出,随着政策和应用端的不断加码,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的通知,并投入了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在应用端,多家电池龙头企业正在进行中试,宝马、奇瑞等车企也启动了路试,商业化进展超出预期。同时,宁德时代、清陶等电池制造商已经搭建了全固态中试线。

工信部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进行中期审查。目前,固态电池的主要难点在于制造环节,预计2025年至2026年将是中试线落地的关键时期,相关设备将迎来持续的迭代和优化。

在此背景下,我们挖掘出了五家具有相关背景的黑马企业。其中,当升科技作为全球高端锂电正极材料的供应商,其固态电解质材料已经实现了吨级供货,并与多家固态电池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璞泰来作为锂电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其硅基负极材料已经通过了相关认证,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提升产能。恩捷股份是全球锂电隔膜的领导者,正在研发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并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展开了合作。天赐材料是全球电解液的龙头企业,已经布局了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并实现了千吨级供货。最后一家企业尤为值得关注,该股曾在上一轮牛市中实现了十倍的成长,目前处于超跌状态,但主力资金正在底部吸筹,且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自主决策,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