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CHA.US),作为“新茶饮美股第一股”,公布了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的首份二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这家茶饮巨头在上半年实现了67.25亿元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61%。然而,净利润却仅为7.5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8.22%;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3.07亿元,略有6.78%的增长。
具体而言,第二季度霸王茶姬的收入达到33.32亿元,同比增长10.2%,但净利润仅为7723.8万元,同比暴跌87.72%;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30亿元,微增0.1%。自4月17日上市以来,霸王茶姬的股价虽一度攀升至41.8美元/股,但随后波动下行。在半年报发布的当天,其股价更是下跌约13%。截至8月29日,股价已跌至19.11美元/股,市值约为35.08亿美元。
从门店表现来看,霸王茶姬在大中华区的单店平均月GMV在二季度为40.4万元,同比下降23%。自2024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其单店月均GMV连续六个季度下滑。同时,同店月销售额也同比下降23%,与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8%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对此,霸王茶姬全球CFO黄鸿飞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对比基数较高以及外卖平台价格战的影响,尽管霸王茶姬选择不参与短期折扣活动,但部分客源因此分流。
霸王茶姬的创始人、董事长兼全球CEO张俊杰在谈及外卖价格战时强调,虽然价格战可能短期内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并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霸王茶姬将坚持做高价值品牌,拒绝参与价格战。然而,考虑到当前外卖大战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霸王茶姬如果坚持既定策略,其同店销售压力或将延续至三季度。
财报还显示,霸王茶姬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营销市场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上半年,营销市场费用支出达到6.84亿元,同比增长89.27%;管理费用支出更是高达12.97亿元,同比增长186.31%。管理层解释称,增加的费用主要用于海外扩张的本地化广告投放以及国内新品和会员营销的加大投入。
尽管国内市场表现略显疲软,但霸王茶姬在海外市场却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二季度末,其全球门店数达到7038家,同比增长40.9%,其中海外门店达到208家,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和美国。今年上半年,海外门店净增52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二季度,海外GMV同比增长77.4%,环比增长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