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产业持续面临全行业亏损的严峻形势下,隆基绿能(601012.SH)作为行业领头羊,近日透露了其扭亏为盈的具体时间表,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2025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明确表示,公司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主营业务的盈亏平衡。这一表态,无疑为投资者和业界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尽管光伏主要产品售价普遍跌破成本线,隆基绿能也未能幸免于亏损的困境。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净亏损达到25.69亿元。然而,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已大幅减少26.61亿元。这一减亏成效主要得益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显著下降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锐减。
具体来看,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了37%和23%,存货周转天数也减少了26天。同时,资产减值损失从去年上半年的57.8亿元大幅降低到今年上半年的11.7亿元。钟宝申指出,公司相关费用已降至平稳水平,进一步降低的空间有限,未来的重点将转向提升毛利率。
为了提升毛利率,隆基绿能寄望于新一代电池技术BC产品的产能提升。今年以来,BC产品产能逐渐攀升,上半年已占公司总产量的约20%。据隆基绿能半年报预测,到2025年末,BC第二代电池产品产能将占公司总产能的60%以上。这一战略调整,被视为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所在。
随着光伏发电全面进入市场化交易阶段,电站业主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上半年光伏装机却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06%,第二季度甚至出现了抢装潮。在此背景下,隆基绿能第二季度的业绩优于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6亿元,环比增长约40%,净亏损收窄至11.33亿元,并实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和综合毛利率的双转正。
在全球光伏组件市场方面,据InfoLink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前十组件供货商总出货量约247.9GW,同比增长10%。隆基绿能位列第二,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达到39.57GW。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隆基绿能的亏损额在全球前五大光伏组件公司中仍为最低。
针对BC产品的金属成本下降慢于预期的问题,钟宝申表示,尽管降本目标预计将在明年一、二季度实现,但金属成本降低的总体进展是顺利的。他强调,银浆成本是光伏电池片最大的非硅成本,占非硅成本的30%以上。因此,隆基绿能正在积极探索使用贱金属替代银浆以降低成本的方案。
钟宝申还提到了公司扭亏的另一个路径——提升场景化产品占比。随着建筑光伏、海上光伏、阳台光伏等多元应用场景的蓬勃发展,以及光储融合、零碳园区等新型业态的不断丰富,隆基绿能正围绕场景进行产品创新,以打开差异化发展空间。
面对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隆基绿能正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努力走出一条扭亏为盈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