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近期波动加剧,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截至某交易日午后,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已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行,累计跌幅超过6个百分点,几乎将8月初以来的涨幅全部抹去。
机构对可转债的态度似乎也在发生变化。以博时可转债ETF为例,该ETF是目前全市场最大的债券ETF,其规模在年内一度超过632亿元。然而,自6月底以来,该ETF首次出现了规模净下滑的迹象,显示出机构资金可能正在流出。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曾表现出色,受到权益市场良好动能的影响,博时可转债ETF年内资金净流入近200亿元。然而,近期市场却出现了变化,9月1日单日资金净流出超过3亿元,显示出机构资金可能存在止盈的行为。
业内消息透露,机构资金确实存在从固收+产品中流出的迹象。特别是在8月28日和9月1日,全市场机构资金从固收+产品中流出的现象尤为明显。有百亿私募表示,公司在今年8月中已经逐步减仓可转债,显示出对市场的谨慎态度。
可转债市场的下跌也引发了机构的观望。在某交易日午后,可转债再次下跌,博时可转债ETF和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均领跌债券ETF。尽管午后市场在机器人板块的带动下有所反弹,可转债ETF也有小幅修复,但跌幅仍然较大。
对于本轮可转债市场的急跌,兴证固收团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于获利盘过多。在调整前,本轮转债价格已经明显突破了过去10年的高点。由于6月开始有大量资金涌入转债市场,推高了转债价格,也造成了更强的获利盘止盈压力。转债的风格偏向于小微品种,在历经近期的估值提升后,有资金开始提前撤离市场,加剧了市场的成交博弈。
可转债市场的持续下跌也给固收+产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尽管当前权益市场在风险偏好推动下表现出突破上行的趋势,但可转债整体估值已经逐步来到历史高位,性价比大幅回落。因此,有机构认为,未来可转债市场可能会进入震荡期,投资者需要在震荡期中寻找高切低的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