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九月A股市场的热烈开场,市场风向似乎正在经历微妙转变。在成交额持续突破2万亿大关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双重背景下,“顺周期”板块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这一波行情是短暂闪现还是长期趋势的预兆?让我们深入探讨。
顺周期板块的强势回归,其背后是宏观环境、资金流动及基本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首要驱动力来自于全球制造业复苏的预期。美联储即将开启的9月降息窗口,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元弱势,对资源品价格构成新的提振,促使市场逻辑从单纯的现金流导向转向更广泛的信贷扩张与实体经济需求增长。
市场内部的板块轮动需求也不容忽视。自8月以来,科技成长板块已累积显著涨幅,拥挤程度达到高位。资金自然流向那些同样预期业绩改善,但估值相对较低的板块。在这一阶段,“盈利改善预期的实现”将成为市场的核心动力,而顺周期板块恰好符合这一条件。
再者,扎实的业绩表现为顺周期板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上半年超过九成公司实现盈利。其中,紫金矿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41%,北方稀土更是实现了惊人的1951.52%增长。铜、铝、稀土等主要金属价格同比上涨,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为相关股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面对这一市场机遇,应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首先,仓位管理至关重要。鉴于市场可能进入高位震荡阶段,保持6-7成的动态仓位,留有余地以应对市场波动,相较于满仓操作更为稳健。
其次,应聚焦于“实物资产”与“中游制造”领域,特别是那些直接受益于全球再通胀和资本开支回升的行业。工业金属(如铜、铝)、工程机械、基础化工(供给端出清)以及航运造船(量价出现拐点迹象)等,是布局的核心方向。
再者,耐心与低吸策略是关键。顺周期行情往往不是连续暴涨,而是以震荡上行为主。利用市场回调或板块轮动的时机分批布局,相较于追涨,更具性价比。
最后,均衡配置策略同样重要。在配置顺周期板块的同时,保留部分科技成长(如AI应用、消费电子)或防御性(如高股息银行、消费)仓位,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筛选出几只值得重点关注的潜力股。这些股票不仅顺应市场趋势,还具备扎实的业绩基础,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