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7月社零数据亮眼,商圈活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市商务委近日组织的“扩消费上海商圈行”活动中,记者了解到,7月份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291.38亿元,同比增长7.8%,相比6月增速提高了4.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上海社零总额持续增长。据市商务委数据显示,1至6月,上海社零总额累计达到8260.4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较1至5月提升了0.3个百分点。7月的数据更是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服装纺织品、高质量食品、通讯器材等商圈相关零售商品类别备受消费者青睐,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市商务委通过专项规划,对50个重点市级和地区级商圈进行了数据监测。今年上半年,这些商圈的零售额规模和客流热度均呈现出增长趋势。1至6月,这50个商圈的零售额同比增长2.7%,高于整体社零增速1个百分点,零售额规模为“十四五”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世博、豫园、真如商圈表现尤为突出,豫园商城商圈上半年社零增长更是高达41.6%。
豫园商城作为上海知名的商圈之一,其总裁王维昌介绍称,豫园片区全年客流超过5500万人次,核心客群包括Z世代、中等收入群体和文化高客。为了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的本地市民和国内外游客,豫园商城在内容创新、品牌招商和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例如,豫园灯会作为持续30年的超级IP,今年首次与哔哩哔哩合作,引入了10个热门国漫IP,打造了“豫园夏日奇幻夜”,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
豫园商城在7月焕新重启的湖心亭也迎来了众多外国游客和上海老茶客的争相体验,日均销售额过万元。今年年初,豫园商城还增设了几家古装汉服妆造店,身着古装的游客在古典园林中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围绕“大豫园千亿文化片区”战略规划,王维昌表示,该项目总体开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为上海带来年客流量1亿人次的超大商圈。目前,包括BFC外滩金融中心和豫园商城在内的一期项目已基本成熟,其他点位也在逐步完善中。例如,今年9月升级改造后的和丰楼将成为上海版“文和友”,营业至晚上12时,与豫园商城外围的旧校场路小吃街联动,进一步激发夜间消费活力。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一级巡视员张国华表示,一流商圈是城市形象的闪亮名片,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加快打造全球顶级商圈,市商务委将从规划布局、业态模式、消费环境、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以更好地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将打造一批标杆性、示范性消费场景,拓展一批数字生活标杆应用场景,精心策划一批高能级、高流量的节庆演出等活动,并优化商圈环境美誉度,提高入境通关、酒店住宿、消费支付等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