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2025年的上半年成为了一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战役。各大餐饮巨头纷纷发布业绩报告,揭示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不同命运。
百胜中国以其稳健的表现引领了行业潮流。二季度,公司总收入跃升至28亿美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更是达到了2.25亿美元。整个上半年,百胜中国的营收和经营利润分别实现了2%和10%的增长。肯德基和必胜客两大品牌的外卖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外卖销售占比分别高达45%和43%,显示出外卖平台大战对快餐业的显著推动作用。
瑞幸咖啡则交出了自去年以来的最佳成绩单。二季度,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47.1%,达到123.6亿元,净利润也实现了44%的增长,达到12.5亿元。瑞幸的外卖订单比例首次超过30%,新用户增长近32%,显示出外卖补贴策略对品牌流量的显著提升作用。
与此同时,星巴克中国也呈现回暖趋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麦当劳则在国际特许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表现出色,同店销售额增幅高达5.6%。小菜园、绿茶餐厅、煌上煌、锅圈食汇、味千拉面等品牌也相继发布盈利预告,显示出餐饮行业的整体复苏态势。
然而,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在这场战役中笑到最后。呷哺呷哺和西安饮食等品牌仍面临亏损的困境,全聚德的利润也大幅下跌。这些老字号品牌在消费降级和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外卖平台大战成为影响餐饮行业格局的关键因素。百胜中国和瑞幸等品牌凭借外卖业务的快速增长,成功保住了利润。快餐和茶咖品类因其出餐快、标准化高、毛利率可观等特点,成为外卖补贴的重点对象。同时,规模议价权和成本控制力也是这些品牌能够在价格战中保持盈利的重要原因。
回归门店和下沉市场也成为餐饮巨头们的新战略。星巴克、麦当劳和百胜中国等品牌纷纷加码下沉市场,通过开设新店和多元模型门店,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还为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相比之下,老字号品牌如全聚德和西安饮食则陷入增长困局。尽管它们也在努力寻求转型和创新,但受限于经营模式僵化和市场变化适应不足等问题,转型进展缓慢,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些品牌高度依赖旅游客源,一旦旅游市场波动,业绩便受到直接冲击。
在这场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头部品牌们凭借外卖业务的快速增长、回归门店和下沉市场等新战略,成功保住了市场份额和利润。而老字号品牌则需要在转型和创新上付出更多努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