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网易云音乐交出了一份耀眼的业绩报告,实现了净收入38.3亿元和营业利润8.4亿元的佳绩,这一表现尤为突出,因为整个音乐行业正面临不小的压力。这份成绩背后的故事,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首要驱动力来自于原创内容的蓬勃生态。网易云音乐平台上,独立音乐人的数量已突破81.9万大关,他们上传的曲目总数达到了惊人的480万首。通过一系列如“石头计划”的扶持措施,平台成功地将创作端与用户端紧密相连。上半年,自制工作室推出的多首热门说唱曲目,如《两难》和《莫愁乡》,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这证明了网易云音乐已经拥有了一套从作品孵化到艺人打造的完整产业链。尤为重要的是,原创内容与商业化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如安子与九妹等乐队的作品被多个知名品牌选用,这不仅促进了音乐人的商业化进程,还为平台构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其次,AI技术在网易云音乐平台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创作效率。自DeepSeek-R1大模型接入后,平台实现了从听歌找歌到互动交流,再到创作者服务的全链路智能化。例如,“Deepseek锐评红心歌单”功能,通过AI分析用户的听歌偏好,生成个性化的评论,极大地增强了社区的活跃度。而“音乐播客生成工具”则降低了创作门槛,让音乐人能够迅速产出高质量的衍生内容。技术的驱动,使得用户在App端的听歌时长显著增加,长音频内容的消费时长也持续攀升,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技术提升体验,体验拉动时长,时长转化为收入。
最后,版权合作与品类的拓展进一步巩固了网易云音乐的内容优势。上半年,平台与RBW、StarShip等知名K-Pop厂牌建立了合作关系,BLACKPINK的巡演快闪空间也在四个城市成功落地。同时,平台深化了与王嘉尔、张艺兴等头部艺人的独家合作。网易云音乐还通过扩充说唱、ACG、欧美音乐等年轻化品类,精准地满足了Z世代的需求。而悬疑有声书、艺人定制播客等长音频内容,则进一步延长了用户的停留时间,增强了用户的粘性。
网易云音乐以原创内容为核心,以AI技术为助力,以丰富的生态为网络,这一战略在上半年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在线音乐行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差异化发展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