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数据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资金流动趋势: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在7月份实现了显著跃升。据统计,当月人民币存款总量新增5000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量多出1.3万亿元。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却减少了1.11万亿元,同比降幅扩大了7800亿元。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激增2.14万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量更是多出1.39万亿元。
这一数据变化背后,映射出资金流动的结构性变迁。居民资金正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流向金融市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构成复杂,包括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保险公司暂存保费及准备金、信托公司资金、基金公司资金、金融租赁公司存款以及期货公司保证金等多个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的大幅增长,直观反映了居民投资偏好的变化。
具体而言,居民通过银证转账等方式,将资金注入证券账户,从而减少了银行存款,同时增加了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购买基金、理财产品等投资行为也推动了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长。这一资金流动模式表明,高达2.14万亿元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涌入了资本市场,与7月份A股市场持续上涨的趋势相呼应。
7月份,沪指上涨3.74%,深证成指上涨5.20%,创业板指更是上涨了8.14%。沪深两市成交额分别突破15.6万亿元和21.4万亿元,均创下年内新高。市场活跃度的提升与资金流入形成了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投资者的参与热情。
推动这一资金流动趋势的因素多重。其中,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成为关键驱动力。目前,国有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与股市潜在回报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这种收益率差异促使投资者重新配置资产,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增强了市场信心,吸引了更多资金入市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政策层面也不断释放积极信号,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交易制度,为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活跃度上升,交易量维持高位运行,市场情绪保持乐观。
回顾过去一年的数据,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长与股市的上涨节奏高度一致。特别是在政策推动下,资本市场迎来回暖。例如,2024年9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100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6万亿元。而在2025年4月,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1.57万亿元,同比多增1.9万亿元。在海外经济波动加剧的背景下,A股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居民存款转移入市的现象愈发明显。
截至今年7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累计多增4.6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73万亿元。7月份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显示出资金流动的持续性。在市场活跃度和政策支持延续的背景下,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高增长的态势预计将在短期内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