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白酒资产历来被视为稳健的“压舱石”,但近期这一领域的表现却让众多基金经理倍感压力。特别是那些长期坚守白酒逻辑的明星基金经理,如今也不得不面对净值下滑的困境,开始反思和调整策略。
萧楠,易方达基金的一位资深基金经理,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300亿元,他同样遭遇了白酒板块的困扰。在其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基金中,白酒股占据重要位置,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知名品牌。然而,这些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了净值的拖累。
除了白酒,萧楠的重仓股还包括东鹏饮料等饮品公司,以及与“喝”相关的企业占据了其投资组合的半壁江山。对于专注于消费赛道的基金经理而言,白酒和饮料行业因其高ROE和高品牌溢价而备受青睐,但如今却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魔力。
萧楠的投资组合并非仅限于消费品,他还纳入了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如美的集团、福耀玻璃、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等。这一组合旨在通过白酒饮料等消费品保稳,同时捕捉汽车产业链的成长机会。然而,现实却并未如愿。
截至今年8月,萧楠管理的基金净值表现疲软,今年以来下跌了6.29%,而同类基金平均上涨了15.37%。近一年、两年和三年的表现也均跑输大盘。这种在行情好时“涨不动”,市场调整时又难以防守的情况,让持有人的体验大打折扣。
面对净值回撤,萧楠在二季报中坦诚地反思了上半年的持仓操作,特别是加仓白酒对基金净值的负面影响。他承认,在行业周期下行和政策扰动加剧的背景下,盲目坚持配置白酒反而陷入了认知误区。这种对优质资产的刻板信赖掩盖了阶段性风险,导致基金净值受损。
萧楠在报告中指出,即使考虑到经济形势和政策冲击,当前白酒终端的量价表现也超出了合理水平。一些龙头企业为了短期业绩的增长,不惜牺牲品牌长期价值,坚持增加供给,导致批价大幅度下跌。这种经营行为显然与公募基金等长期投资者的期望相悖。
为了改善基金表现,萧楠在二季度内减持了一些与餐饮相关度较高的低端酒和啤酒股,同时增加了农业、饮料等板块的配置。这一调整显示出他在“白酒失意”后逐步淡出景气度不足的品种,转而寻找更具防御性和基本面支撑的投资方向。
萧楠的这一调整是否标志着主动选股型基金经理在经历“抱团股”行情瓦解后的真正“醒悟”,这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对于众多投资者而言,原本被视为稳健持有的白酒资产如今却成了拖累净值的板块,这无疑引发了他们对投资策略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