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外资加速流入,中国资产成香饽饽?

   时间:2025-08-15 09:34:18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境内外资产价格呈现同步上扬态势。在8月14日的交易中,上海综合指数一度跃升至3700点,这一水平为近四年所未见。与此同时,在隔夜美股市场上,热门中国概念股紧随A股步伐,表现优于大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于8月13日上涨2.08%,连续第二日实现显著增长;三倍做多富时中国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涨幅接近9%,而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的涨幅则超过7%。

观察资金流向,近期外资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入呈现加速趋势。据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其团队的统计,7月份外资基金净流入额从6月的12亿美元增至2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被动型基金在这一趋势中发挥了引领作用,7月流入额达到39亿美元,相比之下,6月的流入额为27亿美元;而主动型基金则流出12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较6月的50亿美元流出额有所收窄。

被动型基金的流入主要集中在7月末,这与一系列“反内卷”政策的出台时间相吻合。其中,美国被动型基金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配置增速尤为明显,而欧洲被动型基金则保持平稳。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外资被动型基金累计流入额已达11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水平。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总体态势较为稳定。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达101亿美元,这一转变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的趋势。

高盛在其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正重新进入国际投资者的视野。根据高盛6月和7月全球路演的客户反馈,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兴趣已升至近年来的高点。尽管新兴市场及亚洲基准共同基金自去年底以来已适度增配中国,但对冲基金及全球主动管理机构的配置仍接近周期低位。然而,许多投资者已选择通过IPO及增发进行战略性再平衡,这一点从今年香港新股外资基石投资者参与度创5年新高中可见一斑。

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日前上调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提高至90点,并维持对中国股市在亚太区域内的“超配”立场。他指出,美国市场分散配置的需求、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潜力、中国AI模型和应用的发展,以及中国股市相对于全球主要股指的深度估值折价是主要驱动因素。

摩根士丹利预测,夏季过后,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更加强劲。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修正幅度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靠前,且估值相对较低,这些因素很可能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随着市场日益接近美联储的降息时间,以及对美元走软的共识逐渐增强,全球投资者配置非美市场的意愿将进一步增强。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同样认为,A股企业的盈利修复正在稳步进行。尽管市场近期的上行让部分投资者产生了担忧,但无论是从历史纵向还是与其他市场横向对比来看,他认为当前A股仍具有投资性价比。从横向对比来看,沪深300指数在全球主要股指中的涨幅并不算高。而从估值角度看,截至7月底,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仅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考虑到A股的盈利能力正在改善以及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目前A股的估值并未达到过热水平。

在投资主题方面,李长风表示将关注长久期资产的投资价值。一方面,高派息企业提供了类似债券的风格特征;另一方面,AI+应用有望长期推动中国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因此可作为更具进攻性的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