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股东集体反对上市,麦田能源IPO之路何去何从?同门私募意见为何分裂?

   时间:2025-08-15 09:31:22 来源:财联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资本市场中,企业上市往往被视为股东们共同期待的盛事,然而,近期由国泰海通证券推荐的创业板IPO项目——麦田能源,却在上市前夕遭遇了来自小股东的集体反对,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具体而言,反对麦田能源上市的股东共有五家,分别是盐城朝瑞、黄海朝希、朝希优势、嘉兴朝睿和嘉兴朝耀,这五家股东均持有公司5%以下的股份,合计持股量为817.4733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2.27%。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家股东均隶属于朝希资本旗下,而朝希资本的其他两家私募基金却对公司上市表示了支持,这种“同室操戈”的现象在业内极为罕见。

朝希资本作为一家管理规模在20至50亿元之间的中型私募,长期专注于新能源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投资,麦田能源正是其投资的企业之一。朝希资本的核心高管团队拥有丰富的投行背景,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活跃表现。然而,此次旗下基金在麦田能源上市问题上的分歧,却让人难以理解。

通常情况下,上市对股东而言是利大于弊的选择,因为股份上市后往往伴随着估值的提升,从而实现资本的增值。然而,麦田能源的这次上市却遭遇了来自小股东的强烈反对。这背后的原因,或许与麦田能源上市前的融资历程和估值变化有关。

据公开资料显示,麦田能源在2023年4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后的第三轮增资,当时有13名投资人以每股234.31元的价格参与认购,其中就包括此次投反对票的五家机构。这五家机构合计投入了3.41亿元,获得了公司2.29%的股份,以此推算,当时麦田能源的估值约为148.89亿元。

然而,根据麦田能源的IPO计划,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3.6亿股,拟募资16.61亿元,最多发行9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5亿股。按此计算,公司上市后估值约为66.44亿元,较五家机构投资时的预期估值下滑了55.4%。这意味着,如果按此估值上市,这五家机构将面临大幅账面亏损。

相比之下,朝希资本旗下的另外两家机构——嘉兴朝正与朝希永瑞,则因为入股时间较早,成本较低,因此对上市持支持态度。这两家机构在2022年10月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的方式入股麦田能源,当时的入股价格为每股97.1958元,推算出公司估值约为56亿元。因此,无论麦田能源最终发行多少股份,这两家机构的投资回报都将远高于前述五家异议股东。

这种由于入股时间和成本不同而导致的投资回报预期分化,或许正是朝希资本旗下各机构在麦田能源上市问题上态度迥异的核心原因。对于这五家异议股东来说,上市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大幅亏损,因此他们选择了投出否决票。而对于另外两家机构来说,上市则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可观的资本增值,因此他们选择了支持上市。

尽管中小股东的反对通常难以撼动上市大局,但麦田能源的这一案例却再次提醒我们,资本市场中的利益博弈和战略分歧往往比想象中更为复杂。而监管层在审核IPO项目时,也需要更加关注这些潜在的风险点,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