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的波澜中,周四似乎总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色彩。本周四,沪指一度冲破3700点大关,却在尾盘时回落到3666点,市场再度陷入对新高点的期待之中。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上半年财报,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中期分红的热潮。据统计,截至本周三,已有约50家公司宣布了中期分红计划,其中46家将以现金形式进行,总额超过720亿元。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去年全年上市公司的分红总额更是高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9%。
高分红资产为何突然备受追捧?有业内专家指出,红利资产以其稳定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回暖、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如周期制造等行业的红利资产尤为引人关注。同时,消费、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的红利资产也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趋势。
然而,红利资产并非一概而论。能源、金融、消费、公用事业等行业在分红力度和逻辑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这背后反映了各行业的经营状况和不同预期。
在众多红利资产中,中证红利质量ETF(代码:159209)的表现尤为亮眼。该ETF今年多次创下新高,资金持续流入,显示出投资者对其的强烈兴趣。特别是在近一个月内,该ETF的规模仅在3天内出现减少,其余时间均保持增长。
中证红利质量ETF的选股策略独具匠心,结合了“红利+质量”的双重标准。它专注于挑选那些既具备低估值保护,又拥有高质量经营能力的公司,这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
该ETF的管理费用较低,并采用了月度评估分红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长期持有体验。在8月12日,该ETF进行了今年的第二次分红,每份分红0.003元,分红比例为0.3%。
中证红利质量ETF走的是一条“价值成长”之路。它利用“高股息+高盈利质量”的标准,在成长性良好的行业中挖掘基本面坚实的好公司。从历史数据来看,其跟踪的中证红利质量指数自上市以来至8月14日,累计涨幅高达307.53%,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的81.49%,且回撤更低。
投资红利资产时,投资者应把握几个关键原则:坚持长期投资、注重公司质量、避免盲目追高、重视预期股息。在一个风格均衡的市场中,长期持有红利资产通常能带来不错的效果。
(示意图片)
(示意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投资存在风险,过往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策略,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