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上,企业上市通常被视为股东们共同期盼的盛事,然而,近期创业板IPO项目麦田能源却在上市路上遭遇了来自小股东的阻力。这一不寻常的现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悉,麦田能源的上市计划由国泰海通证券保荐,但在股东表决的关键环节,却遭到了五家小股东的联名反对。这五家股东分别是盐城朝瑞、黄海朝希、朝希优势、嘉兴朝睿和嘉兴朝耀,它们合计持有公司817.4733万股,占发行前股本的2.27%。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家股东均为私募基金,且同属于朝希资本旗下。
朝希资本作为一家管理规模在20至50亿元之间的中型私募,长期专注于新能源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投资。麦田能源作为新能源电力设备企业,正好符合朝希资本的投资方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朝希资本旗下的这五家基金却集体反对麦田能源的上市计划,而其旗下的另外两家基金却表示支持。
在投资界,IPO被视为PE机构实现退出、兑现收益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企业上市后估值会大幅提升,股东们也能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然而,朝希资本旗下关联基金的这种“同门相左”的态度却违背了行业常态,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
据分析,股东否决上市议案的情况之所以罕见,是因为上市对绝大多数股东而言是利大于弊的选择。然而,在麦田能源这个案例中,却出现了反常现象。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利益博弈或战略分歧。毕竟,对于中小股东而言,虽然他们的反对通常难以撼动大局,但他们的声音却值得被重视和倾听。
从麦田能源的持股结构来看,中小股东的反对声浪虽然不小,但他们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对上市进程的实质影响有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反对没有意义。毕竟,上市议案引发的异议都可能触发监管层的重点关注。交易所通常会在问询中要求发行人详细说明异议股东的反对理由。
那么,这五家异议股东为何会集体否决麦田能源的上市计划呢?这或许与麦田能源上市前的融资历程和估值变化有关。据披露,这五家机构在麦田能源进行第三轮增资时以较高的价格入股,当时对公司的估值约为148.89亿元。然而,从此次IPO计划来看,公司上市后的估值可能远低于这一水平。这意味着,若按此估值上市,这五家机构将面临大幅账面亏损。
相比之下,朝希资本旗下的另外两家支持上市的基金则是在更早的时间点以较低的价格入股。因此,对于它们而言,麦田能源上市后的估值提升将带来可观的利润空间。这种估值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或许正是导致五家异议股东投出否决票的直接原因。
麦田能源上市路上遭遇的小股东阻力反映了资本市场中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博弈。虽然中小股东的反对声浪难以撼动大局,但他们的声音却不容忽视。毕竟,在资本市场这个充满变数的舞台上,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麦田能源的上市之路能否顺利前行,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观察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