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万宏源研究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深入探讨了中国资产重估、“反内卷”等热门话题,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趋势表达了乐观态度。
王胜指出,中国核心资产的构成已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中低端产业链,逐步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扩展,即高端制造和服务领域。这一转变赋予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价权,预示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仅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也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繁荣。
在谈到中国资产重估时,王胜表示,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权益资产表现强劲,港股、A股及美股中概股均呈现出系统性上涨态势。这背后反映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而这种提升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了直接体现。他进一步分析,2022年启动的“中特估”高分红行情标志着实物类资产的一轮重估,拥有上游资源的企业在全球秩序重构中将发挥独特优势。
王胜还提到,全球资产重估或将进入第二阶段,即制造业的重估。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支柱,制造业的重估无疑将深刻影响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估值。他强调,尽管未来中国GDP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中国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将系统性提升,从而带动企业盈利质量和估值的双重上升。
在采访中,王胜还就“反内卷”话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反内卷”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统一大市场与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这不仅仅是单一的供给侧改革,而是需要系统性地控制产能,协调民营企业与新经济相关产业的产能,以实现更优的供需格局。他提出,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让成本合理显现,提升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回报,是“反内卷”的关键。
谈及需求侧改革时,王胜指出,内需的提振需依靠长期改革,其中要素市场化改革尤为关键。通过提升劳动力要素报酬,落实五险一金缴纳,增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保障感,从而促进消费。他还强调了结构主义思维的重要性,关注年轻人的消费热点,以及增加体现社会地位的消费场景。
对于当前中国股市的前景,王胜表示乐观。他认为,2025年资产配置的核心关键在于汇率,随着中美贸易博弈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汇率将呈现升值趋势。这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关注中国资产,享受底层资产上涨和汇率升值的双重收益。同时,科技类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陆续显现、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经济的平稳过渡,都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投资机会方面,王胜特别提到了港股中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创新药企业,以及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他认为这些领域的企业正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场景变化,具备显著的投资价值。A股市场中的军品贸易相关公司、传统白酒类消费公司,以及新消费领域的上市公司,也值得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