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关于百果园水果价格高昂的讨论愈演愈烈,不少网友直呼“月薪两万也吃不起百果园”。这一话题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面对外界的质疑,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在8月8日公开回应称,百果园一直致力于教育消费者,而非迎合消费者。他强调,商业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另一类则是教育消费者使之成熟。百果园显然选择了后者。余惠勇还提到,尽管公司会在成本上进行优化以降低价格,但绝不会以降低品质为代价。他坚持认为,品质是百果园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余惠勇的这一番言论并未获得广大网友的认可。不少网友表示,水果价格可以高,但质量必须过硬,不能一边赚取消费者的钱,一边还想教育消费者。更有网友晒出了在百果园的购物小票,抱怨称购买几个水果就花费了几十元,性价比太低。
事实上,百果园近年来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其财报显示,2024年百果园营收为102.73亿元,同比下滑9.8%;毛利7.6亿元,同比下滑41.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86亿元。门店数量方面,2024年百果园净减少门店965家,日均关店2.64家。这一系列数据无疑揭示了百果园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
回顾过去,百果园自2001年成立以来,一直定位为社区水果专卖店,主打高品质水果,并立志成为“水果界的茅台”。为了塑造高端形象,百果园在供应链、品控、门店装修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百果园的高端路线似乎并不再那么受欢迎。
除了业绩下滑和关店潮,百果园还频繁陷入食品安全问题的漩涡。早在2022年,就有媒体报道称百果园部分门店存在将变质水果切块售卖的情况。而在2024年“3·15”期间,百果园再次被曝光存在员工无健康证操作、车厘子等级随意篡改、隔夜果更换标签等问题。这些事件无疑对百果园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面对这一系列困境,百果园开始悄悄调整经营策略。在今年2月发布的业绩预告中,百果园表示将于2024年下半年推出“好果报恩”活动,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降低毛利率,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水果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性价比”一词在百果园2024年财报中出现了多达25次,显示出公司对这一战略的重视。
百果园还在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提高销售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024年,百果园线上渠道实现销售额35.38亿元,同比增长13.7%,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34.4%,较2023年提升了4.8个百分点。这些努力能否帮助百果园扭转局势,目前尚无法确定。
在消费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性价比的今天,百果园是否应该反思自己的经营策略,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消费者需要被“教育”,还是百果园自己需要做出改变?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