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控股副董事长许强计划减持股份,引发市场关注。近日,该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副董事长、副总裁许强拟减持公司股份的具体计划。根据公告,许强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远大控股约80万股股份,这一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1579%,同时也占其个人持股总量的23.95%。
许强目前持有远大控股约33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6594%。此次减持的原因被描述为“个人资金确定性需求”,但这一模糊表述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值得注意的是,许强的减持计划正值远大控股业绩持续低迷之际。
远大控股的主营业务涵盖贸易、油脂、生态农业三大领域,尽管业务范围广泛,但近年来其业绩表现并不理想。数据显示,远大控股已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扣非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尽管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微增2.1%,达到880.7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3.02亿元,未能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5.55亿元,显示出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在这样的业绩背景下,许强的减持计划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市场担忧,高管减持可能会进一步打压公司股价,同时也可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许强的减持行为可能是出于个人资金需求的考虑,并不一定代表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看好。
除了业绩低迷和高管减持外,远大控股的财务数据也曾受到监管部门的质疑。今年2月,因2023年商誉减值测试存在基础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远大控股及财务总监苏原收到了江苏证监局的警示函。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远大控股财务数据的担忧。
尽管如此,远大控股仍在努力寻求业务调整以扭转亏损局面。公司在2024年度对各业务板块进行了调整,剥离了部分亏损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减亏效果。然而,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远大控股能否通过业务调整实现真正的扭亏为盈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远大控股表示,公司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采取了期现结合的业务模式,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扣非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之间的差异。然而,期货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增加了业绩预测的难度。因此,远大控股能否通过业务调整走出困境仍需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在此背景下,许强的减持行为无疑给远大控股的未来增添了更多变数。市场将密切关注此次减持计划对公司股价和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以及公司后续的业务调整和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