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山石网科董事长兼CEO叶海强分享了对人工智能(AI)与大模型应用的全新见解,特别是公司推出的DeepSeek项目所引发的行业变革。
叶海强指出,在DeepSeek项目面世之前,山石网科乃至整个行业普遍认为AI是科技巨头的专属领域,如华为、百度和阿里巴巴等。然而,DeepSeek的火爆不仅改变了这一观念,还促使山石网科进行战略调整,推出了“ASIC+AI”战略,围绕自研ASIC芯片和大模型应用全面重构业务。
他坦言,AI的普及和深入应用面临诸多挑战,每家公司都需要思考AI的融入方式,但真正领悟其精髓却极为不易。为此,山石网科提出了AI For Process理念,旨在通过AI优化研发和服务流程,释放人力资源。叶海强表示,这一举措已在公司内部初见成效,例如接入阿里云通义灵码后,研发效率提升了25%。
面对安全行业普遍存在的成本压力,叶海强指出,产品同质化、碎片化以及低水平重复竞争是导致行业陷入红海的主要原因。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山石网科在设备运维、数据安全、安全运营等领域推出了智能体产品,并根据不同产品类型进行差异化收费。
在探讨智能体的商业模式时,叶海强提到,目前行业内正在探索多种模式,包括传统的SaaS模式、私有云定制以及新兴的Raas(效果即服务)模式。然而,在中国市场,由于客户群体的特殊性和公有云公司的发展策略,传统的安全软件SaaS市场并未取得显著成功。中国安全市场的竞争激烈,客户选择多样,使得商业模式的选择更加复杂。
除了AI For Process战略外,山石网科还致力于ASIC For System战略的实施。叶海强透露,公司自研的28nm ASIC安全芯片已一次性流片成功,成为全球继NetScreen和Fortinet之后,第三家采用ASIC技术的安全公司。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山石网科的技术实力,更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差异化优势。
叶海强强调,自研芯片旨在解决国产CPU的性能差距问题,提升产品性能和稳定性。他透露,今年山石网科将实现ASIC平台的切换,所有产品线都将转向ASIC平台。预计自研ASIC将在今年四季度小规模上市,明年一季度实现量产。这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线的宽度,降低成本,并促进业务增长。
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叶海强表示,山石网科正在进行组织优化调整,并计划在三年内通过ASIC芯片实现盈利。他期望通过这一战略推动公司营收从10亿增长到20亿,并在行业中取得更高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