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缺铀”到“富钍”:中国钍基熔盐堆突破,开启能源自主新篇章

   时间:2025-11-05 21:37:0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国核能领域迎来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导研发的全球首座实验性钍基熔盐堆,成功实现钍燃料在可控条件下向铀燃料的转化。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该反应堆正式投入运行,更验证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能技术路线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成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竞争中的关键里程碑。

长期以来,我国核能发展受制于铀资源进口依赖。作为全球主要铀消费国,我国超过半数的铀燃料需从海外采购,能源安全面临潜在风险。然而,我国钍资源储量丰富,仅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的钍储量就达约100万吨,按能量当量计算,可满足我国未来6万年的能源需求。这一资源禀赋的显著差异,促使科研团队探索“以钍代铀”的技术路径。

与传统压水堆依赖铀燃料和水冷却剂不同,钍基熔盐堆采用熔盐作为冷却介质,以钍为核心燃料。这种设计不仅规避了铀资源短缺的瓶颈,更拓展了核能的应用场景。例如,传统压水堆需临近大型水源以满足冷却需求,限制了其在干旱地区的布局;而钍熔盐堆因熔盐冷却特性,可在甘肃等内陆缺水地区稳定运行,显著提升了核能发电的地理适应性。

安全性是钍熔盐堆的另一大优势。传统核电站若遇冷却系统故障,可能引发核泄漏等严重事故;而钍熔盐堆具备“自稳”机制——当反应堆温度过高时,熔盐体积膨胀会自然抑制核裂变反应,从物理层面杜绝事故恶化。放射性物质可被固定在盐类化合物中,大幅减少放射性废物排放,使核电站周边辐射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技术,有力回应了公众对核电安全的关切。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钍基熔盐堆技术的突破为我国提供了自主可控的能源解决方案。该技术不仅可优化国内能源结构,更可能通过技术输出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随着钍熔盐堆向商业化迈进,我国有望在核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全球能源发展贡献创新方案,推动人类进入更安全、高效的“钍时代”。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