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涪陵榨菜发布重要人事变动公告,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辞去现有职务,转任一级资深经理;副总经理贺云川则因到龄退休,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高管聘任决议,为管理层注入新鲜血液。
此次调整标志着涪陵榨菜管理层“老将”群体加速退出。赵平自1995年加入公司,从基层员工成长为掌舵者,2011年起担任总经理至今已逾14年。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每年培养10名技术骨干,通过师徒制传承传统工艺。贺云川自1998年入职,历任技术员、总经理助理,2014年后长期担任副总经理,其职业生涯与公司发展深度绑定。
接任者中,“80后”董事长高翔兼任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代富荣与副总经理巫燕同为“80后”新生代。此次调整延续了2023年底前董事长周斌全、副总经理陈林退休后的更替趋势,目前公司董监高团队(独立董事除外)最年长者仅54岁,管理层年轻化特征显著。
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指出,年轻团队更易适应市场变化,其创新思维有助于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在消费趋势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新生代管理层的上任或为公司注入新动能,尤其在多元化布局方面可能展现更强执行力。
核心业务承压迫使涪陵榨菜加速转型。财报显示,2022-2024年榨菜销量从11.78万吨降至11.14万吨,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再降1%。公司营收随之波动,2023-2024年分别下滑3.86%、2.56%,2025年上半年虽微增0.51%,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66%。公司直言,榨菜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多元化探索始于周斌全时代。2015年,公司斥资1.29亿元收购四川惠通布局泡菜,但后续多次并购未达预期。2023年底高翔接任后,提出“榨菜+”战略,聚焦榨菜亲缘品类、川式复合调料、预制菜四大方向。今年3月,公司将榨菜产能从20万吨调减至16万吨,新增川调5万吨产能;5月拟收购味滋美51%股权,切入复合调味料赛道;9月成立餐饮事业部,已与多家连锁餐饮达成合作。
盘古智库研究员江瀚认为,单一产品结构难以支撑长期增长,公司向“佐餐食品平台”转型的战略意图明显。通过并购快速切入高成长性赛道,可实现渠道协同与品牌延伸。若能在产品创新、渠道整合等方面形成合力,多元化布局或成为第二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