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迎来历史性时刻——首单“9610”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业务顺利通关。这一突破标志着该中心成为全国首个落地综合改革措施“先行先试跨境电商出口”试点的保税物流中心,为区域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日,8个满载1.17万件鞋服、家具等跨境电商“9610”零售出口商品的货柜,在泉州海关监管下完成验放,随后运往围头港区装船出口。福建海丝跨境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语彤表示,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便利条件,跨境电商货物可直接在此完成理货、申报、查验等流程,并直抵口岸出口,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
据林语彤透露,首柜出口后,下月将有50个货柜陆续出口。企业计划加大业务拓展力度,预计今年11月起每月出口量将突破12万件,明年起每月出口量有望达到30万件以上。
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自2021年封关运作以来,已开展保税物流、保税仓储、国际中转、“保税展示+网购保税”等多项业务。泉州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该中心进出口业务总额达4.83亿元,其中进口4.42亿元,出口0.41亿元,主要进口商品为保税纸浆,出口商品包括雨伞、冷冻水产品等。
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量发展,海关总署于今年8月发布通知,决定在符合条件的保税物流中心试点综合保税区相关改革措施。泉州石湖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为全国6个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中心。
为确保改革措施顺利落地,泉州海关将“先行先试跨境电商出口”作为重点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指导企业完成监管作业场所改造并通过验收。同时,上线“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制定跨境电商专项监管方案,运用CT机智能审图、同屏比对等智慧监管手段,实现“申报、审单、查验、放行”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为“泉品出海”提供安全高效的通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