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工具如潮水般涌入企业,一场关于“效率与效果”的拷问正在发生。过去一年,企业争相采购写作、设计、视频剪辑等AI工具,却在年底复盘时发现:投入成本与产出回报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工具堆砌的背后,暴露出AI落地过程中的深层矛盾——若无法重构业务路径,技术终将成为昂贵的“摆设”。
在虎嗅智库与万科联合举办的“智能营销·实效为王”主题沙龙上,深演智能、契胜科技、小影科技等企业代表直指核心问题:AI的价值不在于技术炫技,而在于能否解决具体业务场景中的痛点。这场汇聚零售、餐饮、跨境等领域的讨论,揭示了AI从工具到生产力的转型路径。
深演智能CTO欧阳辰观察到,企业应用AI普遍经历四个阶段:从“技术崇拜”到“全民试水”,再到“工具闲置”,最终回归“场景深耕”。其团队选择营销与销售作为突破口,通过DeepAgent平台实现用户运营的智能化:在短信与优惠券场景中,AI支持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互动与AB测试;在销售端,企微话术优化、门店语音质检等功能将导购效率提升30%。“真正的数字员工不是替代人,而是通过知识库与数据闭环,让工作流具备自我进化能力。”欧阳辰强调。
线下零售的痛点则被契胜科技拆解为内容生产、分发与互动的闭环。其AI内容平台提供海量模板与批量处理功能,结合RMN零售媒体网络,实现线下屏幕与线上渠道的素材同步。在十足便利店案例中,AI每月生成30余条商品视频,价签更新效率提升10倍;九牧智慧门店通过导购助手将TOP10%销售的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话术,使普通导购转化率整体提高。“我们用106个行业专家模型对内容进行质量打分,未达标内容自动重制,确保规模与品质并存。”契胜销售副总裁郝淼透露。
跨境卖家的本土化难题在小影科技的解决方案中找到答案。其Boomcut产品支持5秒克隆真人形象生成西班牙语口播视频,甚至能通过一张产品图与模特图合成手持商品的数字人介绍视频。在完整工作流中,AI完成从热点脚本生成、数字人换脸、字幕翻译到口型同步的全链条操作。“目前正在内测的AI混剪功能,可识别电商脚本逻辑并自动组合素材片段。”小影科技业务副总裁王稼毅介绍,某跨境品牌通过该技术将新品推广周期缩短60%。
圆桌讨论将话题引向AI与人的边界。合兴餐饮CTO指出,企业在渠道投流、智能选址、门店巡检等场景中已实现AI深度应用,例如通过AI摄像头监控员工SOP执行,准确率超95%。“AI不会取代人,但会淘汰不会使用AI的人。”他强调,餐饮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客户体验的温度与决策灵活性,这些需要人类主导。
百度智能云张红光分享的电销案例印证了这一观点:AI线索筛选使高价值客户识别率提升40%,某餐饮集团客服成本下降50%。“如果AI不能提升ROI,所谓的效率提升就是伪命题。”他直言,企业应推动供应商建立“结果付费”模式,倒逼工具快速迭代。
这场沙龙传递出明确信号:AI落地需回归业务本质。企业应先梳理消费者旅程、门店履约路径、供应链链路等核心环节,锁定“高重复、低决策”的场景引入自动化工具,将人力释放至需要情感传递与战略判断的领域。正如虎嗅智库在活动总结中所言:“从工具到增长的路径,没有捷径可走,唯有紧扣ROI、重构组织、深耕场景,才能让AI真正成为增长引擎。”
据悉,虎嗅智库已启动2025年度“大鲸榜·GenAI最强落地公司”评选,重点考察企业通过AI实现ROI提升的实际案例。该榜单旨在挖掘可复制的转型路径,为行业提供技术选型与战略决策的参考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