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及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详细介绍了假期交通运输安排,并回应了媒体提问。
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在会上透露,2025年中秋与国庆假期叠加,形成8天长假,民众出行需求空前高涨。据预测,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将突破2.1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日均发送旅客达1825万人次。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铁路局与国铁集团紧密合作,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理念,通过“三个优化”举措,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顺畅。
在运力配置方面,铁路部门将充分挖掘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潜力,利用新开通线路和车站的运能,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通过实时分析12306售票数据,在客流集中方向采取动车组重联、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措施,并适时加开临时旅客列车。特别是在假期前半段(9月29日至10月2日)和后半段(10月7日至10月9日)的出行与返程高峰,将增开夜间高铁,尤其是在北京、太原至粤港桂云,上海至粤港,以及北京、上海至川贵等方向,安排高铁动卧服务。同时,跨境旅客列车、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也将正常运行,助力假日经济发展。
售票组织方面,铁路部门针对“双节”期间旅游、探亲与学生流交织的特点,优化12306系统资源配置,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购票系统稳定运行。通过动态分析客流数据,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实时监控票额分配,优先满足客流集中车站的需求,提升旅客购票体验。10月1日预计将成为假期客流最高峰日。
服务举措上,全国铁路客运自10月1日起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同时继续提供纸质行程信息提示单,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方便旅客获取。铁路部门还将优化在途服务,如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并加强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的关怀。铁路将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紧密联动,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