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市场格局生变,会稽山在最新披露的三季报中交出亮眼成绩单,不仅营收规模超越老牌龙头古越龙山,更在扣非净利润、市值等核心指标上形成全面领先态势。这场持续数年的“一哥”之争,随着最新财务数据的披露迎来关键转折点。
财务数据显示,会稽山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21.09%,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12.12亿元,十年来首次超越古越龙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越龙山同期营收同比下滑27%至2.93亿元,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1.9亿元,同比下降8.1%。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上——会稽山10月29日股价仅微跌2.4%,而古越龙山当日跌幅达3.63%,领跌整个酿酒板块。
在盈利质量方面,两家企业的分化更为显著。古越龙山第三季度4458万元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占比高达87%,实际扣非净利润仅582万元,同比暴跌85.3%。反观会稽山,同期扣非净利润达1863.84万元,虽同比下降14.37%,但经营质量明显优于对手。这种差距在市值层面得到进一步放大,截至10月29日收盘,会稽山总市值达103.47亿元,较古越龙山的87.05亿元高出18.86%。
市场版图的变迁同样值得关注。会稽山在巩固浙江大本营(前三季度营收6.99亿元,+17.89%)的同时,正加速渗透上海市场(营收2.19亿元,+10.26%),与古越龙山在上海2.36亿元营收的差距已收窄至0.17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会稽山在江浙沪以外市场新增91家经销商,全国化布局初见成效,而古越龙山同期仅新增2家经销商,外围市场拓展明显滞后。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古越龙山当前困境源于高端化战略推进缓慢与渠道改革滞后。数据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中高档酒收入同比下滑7.49%至8.38亿元,产品提价后销量未达预期,高端化进程受阻。渠道层面,传统批发代理收入下降8.71%,直销(含团购)收入下降4.62%,经销商数量仅微增2家至1942家,河南、河北等外围市场拓展成效有限。
这场竞争格局的重塑,折射出黄酒行业面临的深层挑战。在白酒、啤酒等品类持续挤压的市场环境下,黄酒企业既要突破区域限制,又要培育年轻消费群体。会稽山虽暂居领先地位,但仍需解决品类认知度不足的问题;古越龙山若想重夺龙头地位,则需在3-5年内完成战略转型。这场双向较量的结果,或将决定黄酒这一传统品类能否在多元酒饮市场中实现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