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的八天长假,极大激发了民众的出行热情。根据铁路部门提前15天的售票规则,9月17日起正式发售10月1日当天的火车票,次日则可购买假期第二日的出行车票。记者调查发现,假期前两日的多条热门线路车票已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17日下午,上海站迎来国庆首日车票预售高峰。售票大厅内,不少旅客选择在窗口排队购票,寄希望于工作人员的操作速度能带来购票转机。与此同时,线上购票平台同样呈现火热态势,"铁路12306"App显示,10月1日当天的绝大多数车次已无余票,旅客只能通过候补购票功能等待"捡漏"机会。
铁路部门预测,今年双节期间铁路运输将持续12天,从9月29日至10月10日,预计发送旅客总量达2.19亿人次,其中10月1日将迎来客流最高峰。针对尚未购得车票的旅客,铁路工作人员建议通过12306平台提交候补订单,可同时选择多个日期、车次、席别的组合需求,并适当延长候补兑现时间以提升成功率。
为应对双节出行高峰,国铁广州局采取多项运力保障措施。通过增开热门线路列车、灵活安排夜间高铁运行等方式,进一步扩充运输能力,满足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这些调整旨在缓解热门方向的购票压力,提升整体运输效率。
重庆地区铁路出行呈现明显特征,以探亲访友和中短途旅游为主。截至17日中午12时,重庆车站已售出10月1日车票3万余张,客流主要集中在成渝高铁、渝贵铁路、渝昆高铁渝宜段等中短途线路。前往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贵阳、万州、宜宾等城市的票源尤为紧张。
根据预售数据,重庆铁路部门将实施"一日一图"的精准调度策略。对重庆至北京、张家界、广州等热门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实行重联运行,并在客流高峰时段增开夜间高铁,通过动态调整运力配置,最大限度满足旅客的假期出行需求。
铁路部门特别提醒,自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系统将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服务。这项新措施将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票据获取方式,标志着铁路服务数字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