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4低空经济元年:国资国企如何发力引领产业新赛道?

   时间:2025-09-20 00:34:58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国家与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2024年成为低空经济腾飞的起点。这一新兴领域被定位为战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全年新增注册企业突破1万家,总数超过7.1万家。产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技术融合与资本投入需求凸显,为国有企业参与创造了战略机遇。

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国有企业展现出独特优势。尽管民营企业占据上市公司总数的67%,但国有企业以12.7倍的平均资产规模和13.3倍的营收水平形成压倒性优势。2022-2024年间,国企阵营保持18.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技术储备与抗风险能力成为关键支撑。典型案例包括八家央企组建的技术创新联盟,以及西南地区城投公司打造的航空产业园,后者已成功获批多条试点航线。

差异化发展策略成为国企破局的关键。广州重点布局智能航空器研发,成都则深耕工业无人机制造,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运营服务标准和场景应用规范等空白领域亟待填补。某央企研发的物流无人机调度系统,已实现跨区域航线动态优化,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产业集群建设呈现加速态势。成德绵自凉航空产业带已形成国家级示范集群,通过"产业园+创新平台+产业基金"的三维模式,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某省属国企设立的50亿元航空产业基金,成功孵化12家专精特新企业,带动区域产业链完整度提升35%。场景创新层面,"低空+农业植保"模式在东北地区实现规模化应用,单架无人机日均作业面积突破500亩。

政策红利释放与制度创新同步推进。深圳、青岛等城市率先开展低空交通管理试点,建立空域分级使用机制。某央企参与制定的《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标准》,已纳入民航局行业规范。在"十五五"规划窗口期,国企通过跨界合作推动场景商业化,某建筑集团开发的"低空巡检+BIM建模"系统,在基建领域实现效率翻倍。

2025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年,低空经济领域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通过技术引领和生态构建,国有企业不仅实现自身转型,更带动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数据显示,国企主导的产业园项目平均拉动区域GDP增长1.2个百分点,验证了"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