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商务部发力:2030年百城全域推广“全龄友好型生活圈”,便民服务再升级

   时间:2025-09-20 02:23:09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商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根据规划,全国将遴选100个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设1万个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便民生活圈,形成覆盖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多层次社区商业网络。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社区居民为核心服务对象,服务半径限定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旨在通过多业态集聚满足从基本消费到品质提升的多元化需求。这种社区商圈模式不仅包含传统商业设施,更强调服务功能的全面性和便利性。

针对老年群体服务短板,新政策作出专项部署。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在专题发布会上透露,前期调研收集的10万份问卷显示,社区适老化设施不足、老年用品供给匮乏、精神文化服务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政策将养老服务列为便民生活圈必备业态,要求各地在试点遴选和评估中重点考量养老设施配套情况。

具体措施包括打造特色“银发金街”,通过整合社区商业资源形成老年服务集聚区。政策鼓励在商业中心增设老年用品专区、便捷服务窗口,支持发展社区老年食堂、上门护理等便民服务。同时提出在公共空间设置书店、社区影院、理疗馆等设施,并开设声乐、摄影等兴趣课程,构建老年社交活动平台。

在业态创新方面,政策新增“一收一洗”服务标准,将再生资源回收点和洗车店纳入便民生活圈基础配置。李佳路解释称,这反映了绿色生活理念和汽车普及带来的新需求。自助寄存仓、宠物服务等新兴业态将获得规范引导,共享客厅、共享工具箱等共享经济模式也将得到推广。

技术赋能成为升级重要方向。政策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商店、AI食堂等新型设施,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商业网点精准布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使自提柜、无人售卖机等设备更高效地服务居民,提升社区商业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全国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率仅为12.5%,存在传统业态过剩、新兴服务不足等问题。新政策通过拓展“八个一”服务标准,推动业态从商品供给向服务供给转型,从分散经营向集中管理升级,着力构建全龄友好型社区商业生态。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