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迎来一匹“黑马”——云知声(09678.HK)自6月30日登陆港交所后,股价表现堪称惊艳。作为“港股AGI第一股”,其发行价定于每股205港元,全球发售H股约156.1万股,募资净额达2.06亿港元。上市初期,股价一度飙升至879港元/股,尽管目前回落至550港元附近,仍远超发行价。
资本市场对云知声的认可已通过多重信号显现。9月8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的季度检讨结果中,云知声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标志着其正式进入港股通标的范围。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这一调整源于公司满足市值、流动性及上市时间等核心标准,凸显了市场对其基本面与发展潜力的信心。丽奥资产管理更在9月15日发布深度报告,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直指915.39港元。
云知声的崛起,与其精准把握通用人工智能(AGI)浪潮密不可分。作为国内首批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的企业,公司早在2016年便自建Atlas人工智能计算集群,为大规模模型训练奠定算力基础。2023年5月,其推出的“山海大模型”参数规模达600亿,随后通过检索增强生成(RAG)、智能体(Agent)及多模态融合等技术升级,参数突破千亿级,并实现商业化落地。CTO梁家恩预测,到2028年,智能体将具备复杂任务自主分解能力,推动应用爆发;至2035年,AGI有望在智能制造、科学发现等领域承担核心角色。
以“山海大模型”为核心,云知声构建了“云知大脑”智能平台,整合多模态感知、知识图谱及物联组件,推出数十款产品与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4.05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大模型相关业务收入9876万元,同比激增457.4%,占比近25%,技术商业化能力显著。
云知声的业务布局聚焦两大万亿级赛道:日常生活与医疗。CEO黄伟指出,这两大领域市场分散且门槛高,尤其是医疗业务,通过服务协和、友谊等顶尖医院,积累医学知识库与“模型训练师”资源,形成独特的“内化知识”模式。目前,其AI能力已从“医生助手”升级为“医生导师”,通过实时诊疗提醒降低漏诊误诊率。黄伟透露,医疗业务未来将成为公司最大利润中心。上半年,日常生活业务收入3.35亿元,客户数309名,单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0.1%;医疗业务收入0.70亿元,单客户收入同比大增116.2%。保险行业理赔审核服务收入同比暴增1386.8%,拓展成效显著。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云知声的另一大特征。尽管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但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25%。亏损主因在于研发投入占比长期维持在40%左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68亿元,占营收41.5%,研发团队占比员工总数68.7%。这种“以投促长”的策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上市前,公司完成11轮融资,总额超3.4亿美元,吸引启明创投、挚信资本等三十余家机构参与。此次上市更获商汤、臻一资产及润建股份三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9550万港元。
分析人士认为,云知声正通过大模型业务重塑商业模式与核心价值。其营收结构变革不仅体现为数字增长,更预示着未来价值的重新评估。市场对其600亿港元市值的估值逻辑,已超越当前盈利状况,转而聚焦其作为AGI时代领跑者的长期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