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汉芯城、瑞立科密两股确定于9月30日登陆A股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新股发行即将画上句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包含上述两股在内,前三季度共有78只新股完成上市,累计募集资金约771.64亿元,两项指标均较2024年同期呈现增长态势。
从发行规模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的69只增加13.04%,募资总额从478.68亿元跃升至771.64亿元,增幅达61.2%。值得关注的是,华电新能以181.71亿元的首发募资额成为年度最大IPO项目,该公司作为中国华电旗下新能源业务整合平台,于7月16日登陆资本市场。紧随其后的是中策橡胶,其6月5日上市时募集资金40.66亿元,该公司主营轮胎产品全产业链业务。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首发募资额排名前五的新股合计募集资金约320.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4.97亿元激增237.74%。除前述两家企业外,天有为、联合动力、屹唐股份分别以37.4亿元、36.01亿元、24.97亿元位列第三至第五位。其中联合动力不仅募资规模居创业板首位,其9月25日上市后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达91.48亿元,同比增长51.08%,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92.91%。
板块分布方面,创业板以29只新股上市领跑各板块,占比达37.18%,合计募资205.6亿元。主板市场表现突出,26只新股募集资金435.67亿元,华电新能、中策橡胶、天有为三大项目即贡献259.77亿元。北交所和科创板分别有15只、8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分别为49.21亿元和81.17亿元,其中北交所的能之光以1.23亿元募资额垫底。
业绩表现呈现分化格局,78只新股中有50只实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约64.1%。除联合动力外,广信科技、泰禾股份等企业净利润均有所提升。反观28只业绩下滑的新股,惠通科技降幅最为显著,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49%至2.77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80.24%至1637.28万元。截至发稿,该公司未对业绩波动原因作出公开回应。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新股发行更注重质量把控与节奏调节。财经专家屈放认为,硬科技企业仍是上市主力军。德勤中国合伙人陈文龙预测,基于前三季度的发行速度和监管导向,2025年A股新股市场整体表现将优于2024年,市场生态有望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