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帮主郑重:A股震荡蓄力期,看懂逻辑方能把握中长线机遇

   时间:2025-09-18 18:50:14 来源:郑重看股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股市场近期犹如坐上“情绪过山车”,前一日指数冲高,次日便出现回调,超2800只个股陷入调整,投资者账户盈利在波动中反复摇摆。面对这样的行情,有人焦虑不安,有人试图从分时图中寻找答案,但真正的投资逻辑往往藏在更深的层面。

当前市场波动加剧的直接诱因,是资金对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谨慎态度。近期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至2.38万亿元,较8月底峰值减少近4000亿元,这一数据反映出主力资金“按兵不动”的策略——既不愿轻易离场错失机会,也不敢在关键时点激进加仓。这种“蓄力”状态,与2019年1月沪指跌至2440点时的市场情绪如出一辙:当时全网充斥着“破2000点”的悲观论调,但3个月后指数便飙升至3200点,涨幅超过30%。

对比历史估值水平,当前市场远未进入泡沫阶段。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3.75倍,虽高于去年同期,但与2015年创业板150倍市盈率的极端情况相比,仍处于合理区间。真正的风险并非指数位置,而是个股质量的分化:部分垃圾股借势补涨,而业绩稳健的龙头股却在震荡中完成筹码清洗,这正是牛市中期最典型的特征。

支撑市场中长线走强的核心逻辑,在于全球流动性宽松与国内产业政策的双重驱动。美联储今晚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6%,若政策落地,全球资本将重新流向新兴市场。国内方面,三部门联合发布电力装备稳增长方案,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速推进;科技部推动AI芯片测试标准制定,大模型Token调用量环比翻倍。这些政策与产业进展,构成了行情延续的坚实基础。

散户投资者的行为模式,正在放大市场波动。数据显示,90后、00后新股民占比超过60%,平均持仓周期仅3天,机器人、AI等热门概念成为其追涨对象。这类资金快进快出的操作,导致相关板块波动率显著提升。但历史经验表明,能够穿越牛熊的始终是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宁德时代因电池排产增长46%创下历史新高,中芯国际A/H股同步上涨则得益于芯片国产替代加速。

面对当前市场,投资者需坚守三条底线:其一,仓位管理上保持5-7成灵活资金,既能在下跌时补仓,又能在上涨时锁定利润;其二,方向选择上聚焦政策驱动领域(如风电、储能)、技术突破方向(固态电池、光刻机)以及业绩兑现板块(新能源龙头);其三,操作纪律上严禁追高已暴涨的题材股,转而低位布局券商、国产软件等待涨细分领域。

同时需警惕两类陷阱:一是高位纯题材股,这类股票缺乏实际订单与业绩支撑,仅靠概念炒作维持热度;二是防御板块退潮股,黄金、消费等板块近期面临短期调整压力。2016年熔断危机后,敢于在低位抄底的投资者最终收获了账户翻番的回报,当前市场或许正酝酿着类似的机遇。

行情的发展总遵循特定规律:在绝望中启动,在犹豫中延伸,在疯狂中终结。当前市场正处于“犹豫期”,主力资金借震荡完成洗盘,散户则因恐高情绪频繁操作。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总在押着相似的韵脚。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企业本质,方能在波动中把握真正的投资机会。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