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罗永浩西贝之争引热议,预制菜行业规范化下投资新机遇浮现

   时间:2025-09-17 06:08:03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场围绕预制菜透明度的舆论风波,因网络名人罗永浩与餐饮品牌西贝的公开交锋而持续发酵。这场争议不仅将预制菜行业推至聚光灯下,更引发监管部门与资本市场的双重关注。

事件起因于罗永浩9月10日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质疑。他指出西贝餐厅存在"预制菜占比过高、价格虚高、消费体验差"等问题,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饮企业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随即强硬回应,否认使用预制菜并宣布起诉罗永浩。这场交锋迅速升级,罗永浩以10万元悬赏征集证据,贾国龙则开放全国门店后厨供消费者参观,并发布13道菜品制作流程详解。

舆论场呈现明显分化。微博平台调查显示,超八成网友支持罗永浩的质疑,高赞评论调侃"西贝只有顾客是现宰的"。受风波影响,西贝日营业额出现显著下滑,贾国龙在行业交流群中承认应对方式欠妥,但同时指责罗永浩为"网络黑嘴"。这场持续五日的交锋最终以罗永浩放弃法律诉讼告终,但预制菜透明化议题已引发连锁反应。

监管层迅速介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月15日表示已关注事件进展,正在收集相关信息。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争议期间,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公开征求意见。该草案首次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并要求对产品分类、加工工艺、贮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积极。同花顺数据显示,9月15日预制菜概念指数上涨0.99%,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龙头企业股价涨幅超5%。华鑫证券分析指出,标准落地将推动行业洗牌,具备冷链运输和研发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扩大市场份额。财通证券则强调,信息披露制度将挤压中小散乱企业生存空间,促进供应链透明化。

行业规范化早有政策铺垫。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定义:以农产品为原料,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预包装菜肴。该通知特别强调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要求餐饮环节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对比国际市场,我国预制菜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赛迪顾问数据显示,日本预制菜市场渗透率达75%,人均年消费量23.5公斤,而我国预制菜在餐饮市场的渗透率不足20%。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正在改变行业格局,随着国家标准实施,预制菜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准入门槛和监管要求。

这场由消费者知情权引发的争议,最终推动行业向规范化迈进。当餐饮企业开始主动"打明牌",当监管标准填补空白,预制菜产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透明竞争。对于投资者而言,沿着合规化与龙头化两条主线布局,或许能捕捉到行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