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举办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于主论坛发表了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重要演讲。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产业伙伴,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杨杰指出,当前我国信息通信业已完成"十四五"规划关键目标,建成全球最大的"双千兆"网络,实现5G行业应用超5万个。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移动已形成网络规模、客户规模、收入规模"三个全球第一",以及创新能力、品牌价值等"四个全球领先"的竞争优势。通过实施5G+4G协同、5G+AICDE融合等战略,公司持续推动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面对AI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杨杰提出人类社会正迈向"三个加速融合"的新阶段。在技术经济层面,5G-A、6G与AI、区块链的链式突破,催生出通智一体、天地一体的新型技术体系。产业转型方面,智能产业化开辟自动驾驶等新赛道,产业智能化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场景渗透领域,AI驱动的智能原生服务正在重塑产品服务逻辑,催生指数级创新增长。
在社会发展维度,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正在拓展人类认知边界。世界模型技术实现物理世界高精度模拟,智能终端发展使AI具备复杂环境作业能力。智能眼镜、AR/VR等新型终端构建的沉浸式空间,正在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推动社会运行方式变革。
关于文明演进,杨杰强调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的融合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传感器、处理器构成的硅基生命群体涌现,脑机接口等技术推动的碳硅形态融合,将催生外骨骼、数字生命等新形态。这种融合不仅带来"人机协同"的组织变革,更将引发伦理规范、法律制度的系统性创新。
针对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战略,杨杰宣布中国移动将全面升级"AI+"行动计划。在基础设施领域,公司将推进十万卡级智算中心建设,完善"通智超量"算力供给体系。技术创新方面,九天人工智能研究院将聚焦智能体网络、世界模型等前沿方向,构建AI For Science科研平台。应用拓展层面,通过"灵犀"智能服务入口等载体,推动AI在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在生态建设方面,中国移动提出构建"技术共生、商业共融、价值共创"的合作体系。通过实施"联创+"计划、建设AI大模型产创基地等举措,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发布的数智生活商城将整合AI应用、智能终端等资源,推动信息服务向体验经济、情绪经济升级。资本协同层面,5G基金和链长基金将聚焦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杨杰强调,中国移动将秉持"智能向善"理念,构建全球联动的AI治理标准体系。通过搭建"三位一体"安全架构,从源头规避算法歧视等风险,保障AI应用合规透明。公司期待与全球伙伴共同探索碳硅共生路径,在技术路线、标准体系、生态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构建智能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