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瑞银期货董事长张家荣:借开放东风,助力境外客户深耕中国期货市场

   时间:2025-09-11 19:19:12 来源:券商中国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特别是自2025年以来,监管部门在一年内连续三次推出重大开放政策,将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的期货和期权品种扩展至104个,开放力度创历史新高。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也为国内期货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最早实现外资控股的期货公司之一,瑞银期货始终走在开放前沿。公司董事长张家荣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持续升温,瑞银期货将依托集团全球网络,进一步推动境外客户参与中国市场。

瑞银期货的前身是上海普民期货,2014年瑞银证券完成注资,2016年实现全资控股。张家荣介绍,瑞银集团在全球主要衍生品市场均设有会员单位,服务众多机构客户和专业投资者。瑞银期货通过融入集团全球衍生品体系,将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与优势高效传递给境外投资者。

今年4月,瑞银集团完成对瑞银证券的全资控股,成为首家外商独资全牌照证券公司。这一进展不仅体现了瑞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也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注入了新动力。

尽管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但张家荣认为,中国期货市场整体运行稳定,品种体系日益丰富,价格影响力不断提升。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在境内外投资者中的需求持续增长。

瑞银期货近年来在业务模式上不断创新。张家荣表示,公司对标集团全球标准,建立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架构和交易结算解决方案,能够为客户提供前置风险提示、套保期现匹配、持仓限额管理等定制化服务。

自2022年起,瑞银期货先后完成中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首单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成为首家支持QFII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市场的期货公司。2023年以来,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提供连续交易服务、境外中介业务和国债质押保证金业务等。2024年,瑞银期货还在集团大中华区研讨会中设立期货专题,向数千名境外投资者系统介绍中国市场。

监管层的开放政策为境外机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机遇。今年6月,上期所、郑商所和大商所新增16个可供QFII参与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同时,证监会宣布自2025年10月9日起允许QFII参与场内ETF期权交易(涉及9个品种)。9月1日,上期所再次发布公告,新增开放石油沥青期货合约以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合约。

张家荣指出,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交易的期货和期权品种已达104个,其中商品期货47个,覆盖了接近九成的市场流动性。政策落地后,许多投资者第一时间展开交易,瑞银期货也借此机会与更多国际知名投资管理机构接洽。

“可交易品种的扩展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兴趣,尤其是仅在中国市场上市的大宗商品品种,无论是资产配置、投资还是风险对冲需求,都受到了广泛欢迎。”张家荣说。

今年,瑞银期货领导层赴欧洲考察期间,与众多客户交流后发现,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准入规则和权利义务已非常熟悉,并做好了积极参与的准备。不少潜在客户也表现出迫切的交易需求。

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期间,监管层提出将进一步优化QFII制度、拓展品种范围,并推动人民币外汇期货和LNG期货期权等新品种上市。这一消息令海外客户对未来充满期待。

对于未来3-5年中国期货市场的机遇,张家荣强调“合作与开放”是主要趋势。他表示,尽管短期内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冲突仍存,但合作与开放是市场整体方向,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持续深入,并与全球资本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

瑞银期货的未来战略将聚焦于“高质量地将境外客户引进来”。张家荣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集团一体化优势,加强境内外协同,帮助境外客户理解中国市场的制度与规则,同时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准。

“期货公司不仅是经纪服务商,更是沟通桥梁。我们要把境外投资者的声音和成熟市场的经验反馈给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助力中国市场走得更稳、更远。”张家荣说。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期货市场境外客户增长迅猛,较2022年同期增长63%。目前,已有来自全球39个国家或地区的交易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高质量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