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百利天恒:从仿制到领跑,创新药“豪赌”下千亿市值能否撑到最后?

   时间:2025-09-11 19:16:36 来源:节点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家成立近三十年的药企,在短短两年内市值突破1370亿元,成为川股“股王”,其创始人更一度登顶“科创板首富”。然而,这家名为百利天恒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的财报: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暴跌96.92%;归母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创下上市以来中报亏损新高。如此“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一场以创新药为赌注的生死博弈。

支撑百利天恒千亿市值的,是一款名为iza-bren(BL-B01D1)的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药物。这款药物不仅是全球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同类产品,更获得了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和中国CDE五次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2024年,百利天恒凭借与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的84亿美元授权协议,确认8亿美元首付款收入,一举扭亏为盈。但这份“天价”协议背后,隐藏着更深的财务危机。

创新药研发的“烧钱”速度远超想象。2025年上半年,百利天恒研发投入高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90.74%,约为同期营收的6倍。公司目前拥有15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全球开展近90项临床试验,仅15个在研项目上半年就投入9.07亿元,累计投入近34亿元。更严峻的是,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7年将产生48.19亿元的资金缺口,而传统化药和中成药业务的持续萎缩,让造血能力几乎归零。

这场“豪赌”的操盘手,是50岁才押上全部身家的朱义。上世纪80年代,他从复旦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华西医科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因不满科研环境,1990年辞职下海,1996年以60万元买下利巴韦林仿制权,创立百利药业。凭借“新博林”儿童颗粒剂和“学术推广+深度分销”模式,他迅速积累原始资本。2013年,当仿制药黄金时代因集采政策终结时,朱义力排众议,将公司资源转向当时全球仅少数企业掌握的双抗ADC技术,并在西雅图成立研发中心SystImmune。

如今,iza-bren的研发进展成为朱义最大的筹码。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该药物治疗EGFR突变肺癌的两项研究结果入选官方新闻发布计划并作口头报告。其首个适应症——末线鼻咽癌治疗已完成III期临床关键步骤,预计明年上市。但朱义清楚,真正的压力不在亏损,而在现金流能否支撑到商业化那天。他直言:“做真正的创新药,一定是场豪赌,而且一定要有豪气。”

为填补资金缺口,百利天恒正在多方求援。港股IPO计划暂缓后,公司转向A股定向增发,计划募集不超过37.64亿元,已获证监会同意注册。但即便定增顺利完成,仍有超10亿元缺口。朱义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希望将百利天恒打造成“入门级跨国药企”,但这条路注定充满变数。WCLC的最新数据虽为这场博弈增添了筹码,但最终能否胜出,取决于“超级药物”兑现价值的速度能否跑赢现金消耗的速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