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蚂蚁集团韩歆毅外滩大会谈AI医疗:专业AI成医生助手,落地难题待解​

   时间:2025-09-11 19:13:48 来源:新京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与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张雷、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等业界领袖,围绕大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度对话。韩歆毅详细阐述了蚂蚁集团在AI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强调专业垂类模型的核心价值,并指出通用大模型短期内难以替代专业模型在医疗场景中的精准度与可靠性。

韩歆毅认为,医疗健康领域对AI的需求具有“刚需+中高频”的独特属性。他解释道,尽管单次医疗服务属于低频行为,但健康管理需求贯穿日常生活,这种高频与刚需的结合为AI技术提供了深度渗透的空间。例如,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监测、健康风险预警等场景,均需要AI持续提供支持。

针对“通用AI与专业AI在医疗领域的适用性”这一争议话题,韩歆毅明确表示,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专业AI的不可替代性。他指出,用户选择AI医疗服务的核心诉求是解决问题,而专业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医学知识库和临床案例,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建议和用药指导。相比之下,通用大模型虽具备广泛知识,但在垂直领域的专业性和深度上存在明显短板。

“AI医疗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医生的智能助手,而非替代者。”韩歆毅强调,蚂蚁集团正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医生效率。例如,帮助专科医生拓展全科能力,支持多学科会诊(MDT)的智能化协作,以及为基层医生提供决策辅助工具。他透露,蚂蚁已成立医疗健康实验室,聚焦人机协同模式创新,旨在让名医专注于疑难杂症研究,同时为基层医疗注入技术动能。

尽管前景广阔,AI医疗的落地仍面临三大挑战:高质量数据获取、模型幻觉抑制和医学伦理规范。韩歆毅透露,医疗数据的标注成本远高于普通领域,单条数据的训练成本可能高达上百美元,且需副主任及以上级别专家参与审核。抑制模型幻觉需在“减少错误”与“保持服务能力”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因过度修正导致实用性下降。

在伦理层面,蚂蚁集团已组建由顶级医学专家构成的伦理顾问委员会,探索AI医疗的责任界定、隐私保护和决策透明度等前沿问题。韩歆毅坦言:“医疗伦理是全新领域,没有现成答案,需要行业共同摸索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并未急于推进AI医疗的商业化进程。韩歆毅表示,未来几年将优先解决数据积累、模型优化和伦理建设等核心问题,而非追求短期收益。他坚信,只要服务足够专业可靠,用户自然会选择长期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集团自2023年起加速布局AI医疗,并于今年6月推出AI健康管家“AQ”。目前,该产品已服务超1.4亿用户,连接全国5000余家医院和近100万名医生,同时为300余位名医打造了AI分身,助力其高效处理海量咨询需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